下载此文档

运用思维导圈提高课堂效益.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运用思维导圈提高课堂效益.doc运用思维导圈提高课堂效益
徐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同课异构是教师们为了追求最佳教学效果,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手段和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等对同一课进行“异构”研究。因此,同课异构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能力,促进教师之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为产生新的教学智慧创造机会,但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笔者在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的“上海市中小学美术学科第一期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中,组织了同课异构的教学研究,研究课题选用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联想与添加》中的《随形想象》一课。此课的编写意图是借助生姜变化多样的外形进行联想。教材的作业要求是,让学生先画出生姜的外形,然后根据生姜外形进行联想,并利用添画(或添加)的方法进行创意表现。其教学目的是以“借形联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同课异构的教学特色在“异构”上,因此,如何让不同教师对同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异构”,是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笔者尝试让四位教师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异构”,取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以思维导图理清思维路径
所谓“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即按照关键词或主要概念,用图像式联想的方式进行发散性思维和推导。为此,笔者先让四位教师通过画简单的思维导图,梳理出《随形想象》一课中的一些关键词,如“生姜”“形状”“联想”“添加”等。根据关键词,启发教师思考以下问题:根据生姜的外形,你能联想到什么形象acute;表现这些联想的形象,除绘画的表现方式外,你还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在教学方法方面,你是先通过作品欣赏联想,还是先通过实物观察进行联想?然后,教师各自将自己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作进一步的发散性思维和推导。总之,这是让教师按关键词,以发散性思维和推导的方式画出思维导图,从而理清思维路径、记录思维过程的一种方法。
二、从思维导图中发现教学思路中的问题
四位教师分别将画好的思维导图进行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其中一位教师的思维导图(图1),从观察与联想、示范与尝试、展示与评价三个大的教学环节来看,设计是合理的。但是,关于“如何引导学生根据生姜外形进行联想”“怎样对联想到的对象进行添加
”等的解决办法,在该图中并未呈现。其他几位教师的思维导图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这说明教师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还缺乏具体的思考。
针对大家存在的共性问题,笔者组织四位教师进一步探讨,对关键词“形状”和“联想”,按照思维导图的推导方式,进行发散性思维。A教师在推导过程中发现,通过转换生姜角度,可使学生观察到同一块生姜因角度的变化,会产生不同形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借形联想”的困难。于是,这位教师在思维导图的“联想生姜外形”环节前增加了“转动生姜描画外形”的内容(详见“说课稿之一”)。
接着,笔者要求四位教师对“添加”这一关键词,按照推导方式,进行发散性思维。这使他们发现,如果对联想原形过度“添加”,将会失去“随形想象”的本意。也就是说,应当注意根据联想原形的外形特征进行适当添加。B教师还归纳出“质疑求解”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用“强化特征”的方法进行“添加”。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与推导,B教师最终形成了他的教学过程思维导图(详见“说课稿之三”);从中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教学步骤已逐步清晰,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解决已经预设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与方法。
在四位教师相互出谋划策的过程中,分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思维导图,“异构”已基本成型。最后、,笔者要求四位教师对“表现形式”这一关键词,按照思维导图的推导方式,进行发散性思维。最终他们_=致认为,运用绘画、纸工、泥塑、综合材料等表现形式,能对本课进行“异构”。为此,四位教师分别采用“描画添加”“泥片造型”“泥塑添加”和“实物添画”等表现形式,进行“异构”。之后,教师们分别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撰写了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
三、在实践中印证思维导图的有效性
由于在分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自己原来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改进了思维导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清晰,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更有效,对教学方法的思考更细致,依据思维导图撰写的教学设计也更完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四位教师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作业也各具特色。

由于四位教师分别选择“泥片造型”(图2)、“描画添加”(图3)、“实物添画”(图4)和“泥塑添加”(图5)等方法进行表现,涉及到绘画、纸工、泥塑、综合材料等不同形式,具有不同的技能要点、教学侧重点,由此也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亮点。
姚莉萍老师用泥片捏塑出观察到的生姜造型,并依据泥片的形状创意联想、添加,生成新的形象。她创

运用思维导圈提高课堂效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