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管子 小匡(2)全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管子 小匡(2)全文 】是由【春天的小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管子 小匡(2)全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管子·小匡(2)全文
至于堂阜之上,鲍叔祓而浴之三。桓公亲迎之郊。管仲诎缨插
衽,使人操斧而立其后。公辞斧三,然后退之。公曰: 垂缨下衽,
寡人将见。管仲再拜稽首曰:应公之赐,杀之黄泉,死且不朽。公遂与归,礼之于庙,三酌而问为政焉,曰:首先君襄公,高台广池,湛乐饮酒,田猎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千。食必粱肉,衣必文绣,而戎士冻饥。戎马待游车之弊,戎士待陈妾之余。倡优侏儒在前,而贤大夫在后。是以国家不日益,不
月长。吾恐宗庙之不扫除,社稷之不血食,敢问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昔吾先王周昭王、穆王世法文武之远迹,以成其名。合群国,
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美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劝之以庆赏,纠之以刑罚,粪除其颠旄,赐予以镇抚之,以为民终始。公曰: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其民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以为民纪,谨用其六秉;如是而民情可
得,而百姓可御。 桓公曰: 六秉者何也? 管子曰: 杀、生、贵、
贱、贫、富,此六秉也。桓公曰:参国奈何?管子对曰: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公帅十一乡,高子帅五乡,国子帅五乡。参国故为三军。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
里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一帅。 桓公曰: 五鄙
1
奈何? 管子对曰: 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邑有司;十邑
为率,率有长;十率为乡,乡有良人;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五
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各保而听,毋有淫佚者。 桓公曰: 定
民之居,成民之事奈何? 管子对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
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今夫士群萃而州处,闲
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弟。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士之子常为士。今夫农群萃而州处,审其四时,权节具,备其械器用,比耒耜谷芨。及寒击槁除田,以待时乃耕,深耕、均种、疾耰。先雨芸耨,以
待时雨。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于田野,税衣就功,
别苗莠,列疏遬。首戴苎蒲,身服袯襫,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
四支之力,以疾从事于田野。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是故农之子常为农,
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故以耕则多粟,以仕则
多贤,是以圣王敬畏戚农。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良材,审其四时,
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
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今夫商群萃而州处,观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
2
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筋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旦昔从事于此,以
教其子弟。相语以利,相示以时,相陈以知贾。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夫是故商之子常为商。相地而衰其政,则民不移矣。正旅旧,则民不惰。山泽各以其时至,则民不苟。陵陆、丘井、田畴均,则民不惑。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劳,则牛马育。
【译文】
到了堂阜地区,鲍叔为管仲举行除灾仪式并使他沐浴了三次。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仲屈下帽缨掩着衣襟,使人拿着斧子站在背后,桓公三次下令执斧人走开,然后他们退出。桓公说:既已垂下帽缨,拉下衣襟了,我将立即接见。管仲叩头再拜说:承受您的恩赐,就是死在黄泉,也不朽了。桓公便与管仲同回,在庙堂上礼见,三酌以后,请教为政之道说:从前我们齐国的先君襄公,筑高台,修广池,耽乐饮酒,田猎捕射,不理国政。卑视圣贤,侮慢士子,只知爱宠女色,九纪六摈,陈妾数千之多。他们食必梁肉,衣必文绣,而战士挨饿受冻。战马的补充等待游车用完的老马,战士的给养等待侍妄食用的剩余。歌舞、杂技的艺人在前,而贤大夫在后。所以国家不能日新月异地发展。我真伯宗庙无人打扫,社稷无人祭祀,请问该怎么办呢?管子回答说:从前我们的先王,周昭王和周穆王效法文武的远迹,以成其名。集合年高有德的老人,考察人民当中表现好的,立典型以为规范。准备有格式的表券,使人们原原本本地加以填写。然
3
后用赏赐劝勉好人,用刑罚纠正坏的;有的剪掉顶发,有的用赏赐安
抚,治理人民始终如一。桓公说还要怎么办?管子回答说:从前圣王治理人民,国分为三,鄙划为五,以安定人民居处,安排人民职业,用此为治民体制。还严格实行六秉,这样民心就可以掌握而百姓可以统治了。桓公说:什么是六秉?管子说:杀、生、贵、贱、贫、富,这就是六秉。桓公说:怎么叫国分为三?管子回答说:定全国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个,士、农之乡十五个。您统帅十一个乡,高子统帅五个乡,,国子统帅五个乡。三国就成了三军。您还
要安排三国官府的官吏:市场立有三乡,手工业立有三族,湖泽立有
三虞,山林立有三衡。确定五家为一轨,轨有轨长。十轨为一里,里
设有司。四里为一连,连有连长。十连为一乡,乡有良人。五乡定为
一帅。桓公说: 五鄙又怎么办? 管子回答说: 确定五家为轨,轨
有轨长。六轨为一邑,邑有邑司。十邑为一卒,卒有卒长。十卒为一
乡,乡有良人。三乡为一属,属有大夫。五属设五个大夫。武事听从
于属,文事听从于乡,各自保证其所管,不准有所荒怠。 桓公说:划
定人民居处,安排人民职业,应怎么办? 管子回答说: 士农工商四
民,是国家的柱石之民,不可使他们杂居,杂居则说的话做的事都不
一样。因此,圣王总是安排士住于闲静之地,安排农住近田野,安置
工匠靠近官府,安置商人靠近市场。使士人们居处相聚而集中,闲时
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悌。朝夕
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
因此,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学问,不劳苦也能学
4
会。所以士人的子弟常为士人。使农家居处相聚而集中,分别四季,
安排用具,置备器械。搞齐全耒耜枷镰等等。在天气尚冷的时候。就
铲除杂草修整土地,以待时而耕,耕得深,种得均,盖土又快。在降
雨之前就除草松土,以等待时雨。时雨 来,就带上各种农具,早晚
在地里从事农活,脱下常服,以就功役,分别苗的好坏,排好苗的疏
密。他们头戴草笠,身披蓑衣,一身泥水,暴露发肤,竭尽其四肢之
力,而积极在地里劳动。他们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
思迁。因此,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本领,不劳苦
也能学会。所以,农家的子弟常是农入。他们朴实而不奸恶,其优秀
人材能够成为士人的,就可以信赖。让他们种地,粮食就多;让他们
做官,贤才就多。所以,圣王总是敬农而爱农。要使工匠居处相聚而
集中,察看好的木材,考虑四时活路,分辨质量优劣,安排各种用具。
在评定等级、考计规格、裁断器物的时候,要注意齐全和精致。这样,
互相谈论工事,展示成品,比赛技巧,提高智慧。他们整天从事于此,
来教育子弟,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因此,其
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本领,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工匠的子弟常为工匠。要使商人居处相聚而集中,他们观察年景凶饥,了解国内情况,观察四时,注意本乡货物,而预知市场物价。他们负任担荷,赶牛驾马,以周游四方;料定物资多寡,估计商品贵贱,以
其所有,易其所无,贱买贵卖。所以,雉羽和摈尾一类的珍品,不必
远集而自至;竹箭类的产品,国内就有浮余。奇怪的商品经常到来,
珍异的东西也有聚集。他们整天从事这些,来教育子弟。他们互相谈
5
论赢利,互告买卖时机:互相陈说物价知识。从少年就习惯于此,思
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因此,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
弟的本领,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商人的子弟常为商人。按土地肥
瘠而差别征收租税,人民就不会外流。施政不遗弃功臣故旧,人民就
不会不敬。伐木、捕鱼,各有定时,人民就不会苟且从事。高原、山
地、平地都能公平处理,人民就不疑惑,不夺农时,则百姓富裕;祭
祀不妄取于民,则牛马繁殖。
6

管子 小匡(2)全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春天的小花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3-0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