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是由【花双韵芝】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为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依照国家和省“十二五”有关规划精神,结合安徽工业发展实质,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省围绕推行工业强省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
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对付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推行重点产业调整中兴规划,工业经济实现了连续迅速健康发展。
工业经济增加迅速,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十一五”以来,我省
%(可比价),2010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
达到5364亿元,%。工业化率由
%%,高出全。一、二、三次
︰︰。
工业结构调整加速,优势和新兴产业地位提升。装备制造业、
汽车、优秀金属资料等千亿元产业进一步做强,2010年轻工、装备
制造业总产值已打破3000亿元,超千亿元产业已达6个;电子信
息、新能源、新资料等新兴产业地位提升,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
的15%左右;汽车成为国家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家电产能保持全
—1—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国当先,先进制造业逐渐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
规模以上企业增加,骨干企业作用加强。
2010年,全省规模以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比“十
五”%、%。销售收入超
100
亿元的工业企业
达到17户,销售收入高出10亿元的企业达到
120户,其中,进入
当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高出10户。
工业投资大幅增加,创新能力连续加强。全省工业
5年累计投
资15322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
7614亿
元,%以上。企业创新能力加强,
2010年企业研发费
用和研发成就占全社会总数的比重均高出70%,省级和国家级企业
技术中心分别达到453家和23家,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40%和
%。新产品产值156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了2倍。
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形成特色。2010年,全省非
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7006亿元,比上年增加15%,占GDP的比重
达57%。,。全省已形成汽车、家电、电线电缆、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其
中,100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370亿元。
资源综合利用获取见效,工业能耗明显下降。“十一五”以来,我
省在煤矸石、磷石膏、煤层气、工业余热、高炉煤气等资源综合利
用方面获取了明显见效。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
2010年较
%,对全社会节能的贡献率高出
80%。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2—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进入工业化中期的第一个五年期,是我
省工业发展的加速期、转型升级的重点期、承接转移的时机期,必
须牢牢抓住历史时机,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
效化解各种矛盾,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1)我国经济外面环境整体趋好。经济全球化连续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孕育新的打破,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益深入,国际市
场大交融、产业大转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为我国工业在全球范
围提升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面发展空间供应了难得的契机,也为
我省工业经济参加国际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供应了优秀的发展机
遇。
(2)国内经济内生增加动力连续加强。“十二五”时期,我国工
业化、城镇化进度加速,国家将采用强有力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
动花销结构加速升级。内需拉动作用逐渐加强并成为长远趋势,将
为汽车、家电、钢铁、水泥等主导产业连续扩大和提升供应市场空
间。同时,一系列促进中部盛行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有利于我省
抢抓时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3)我省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各
地发展工业的意识越来越强,工业发展的经验做法、政策措施越来
越丰富,工业投资大幅增加,结构调整步伐加速,装备水平获取提
高,技术创新能力连续加强。全省工业经济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3—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盛行的新阶段,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系统,这为我省工业连续加速发展供应了牢固的基础。
4)皖江盛行和皖北中兴两大战略推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范围广、辐射地区宽,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孕育着无量商机,一系列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先行先试,将促进我省核心增加极的培育。省委、省政府把加速皖北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址,出台了一
系列加速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皖北地区丰富的基础能源、原资料和人力资源,大力促进皖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5)自主创新平台和政策时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作为平台核心,经过政策叠加的作用,将变科技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成为我省发展的重要增加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将加大对创新式企业的帮助力度,加速完满中小企业公共技
术服务系统,为我省拓展创新空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供应重要支持。
。
1)世界经济不确立性要素很多。国际金融危机逐渐缓解,
但深层次影响依旧存在,“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深刻调整,
贸易保护主义有所仰头,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增值、“热钱”
流入、输入性通胀以及外汇储备使用等问题千头万绪,世界经济不
牢固性要素依旧较大,复苏进度将比较曲折。
(2)地区竞争更加激烈。“十二五”时期,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4—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周边省市纷纷拟定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布局新兴产业,力求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各省在产业高端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省进一步扩大工业总量的压力增大。
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依旧艰巨。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
%,能耗占比高达79%,万元工业增
。煤、电、水泥、钢、铜等
原资料产业依旧是支撑我省工业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火燎眉毛。
4)环境、资源拘束不断加强。目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截止全球天气变暖,已成为全球共识。我省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要,裁汰落后产能任务依旧艰巨。煤、电、油、运供应较为紧张,
电煤协调任务较重。钢铁、有色行业所需原资料70%—80%依赖进
口,行业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5)新兴产业迅速发展紧迫性更加突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各省都高度重视。我省新兴产业比重偏
小,2010年全省新兴产业仅占工业总量的15%左右;新产品产值率
较低,%。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连续推行工业强省战略,全面睁开“12345”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转型升级五大攻坚活动。以皖江城市带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5—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暨台,依赖重要项目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发展吻合省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面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交融,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逐渐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地区布局合理的现代工业系统。
——全面睁开“12345”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高出1万亿元,5年完成技改投资2万亿元以上,推行3大工程—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
业,发展4大地区—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合肥经济圈、皖南皖西地区,培育5家以上超千亿元企业。
——推进五大攻坚行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创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交融、皖北工业加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求实现以下目标:
。全社会工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力
,年均增加18%以上。工业化率达到50%以上。
。力求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0%左右;
全员劳动生产率力求达到45万元/人,年均增加16%。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6—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力求形成2个销售收入超
5000亿元的
支柱产业,10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重要产业。
。力求将马钢(企业)控股有限
企业、铜陵有色金属企业控股有限企业、奇瑞汽车股份有限企业、
安徽江淮汽车企业有限企业、淮南矿业(企业)有限责任企业等企
业培育成超千亿元企业,培育25家以上超百亿元企业。
。力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万亿元以上,
新产品产值年均增加15%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0个,省
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100家。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
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8%以上,重点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
以上。形成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力求新增非公有制企业15万户以
上,,占全省GDP的65%以上。
整合提升100个产业集群专业镇,力求主营业务收入达4800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
加值能耗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达标,
主要产品能耗、物耗达到或小于国家限额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利用率85%以上。
(三)主要任务。
。
一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向依赖技术创新的发展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7—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方式转变,加强创新驱动和内生增加能力。研究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整合科技资源,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行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打破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加速新产品开发速度,推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就转变。加大同国家科研院所的联系,推进企业与高校互建研发机构,组建新资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缔盟。成立科研院所成就转变风险共担体系,睁开大型产学研对接活动,在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院士工作站,推进院士科研团队建设,提升自主创新水平。三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发挥新兴产业的先导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为结构调整供应牢固的技术支持。四是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取再创新能力建设。在引进和消化吸取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技术集成再创新,利用全球科技成就和智力资源,实现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
专栏1:实现“安徽创立”超越式发展
。充发散挥试验区的先导示范作用和试点省的平台作用,加速提升我省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加速“核心地区、核心企业、
核心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由“安徽制造”向“安徽创立”的跨
越。
。依赖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积极承接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就,加速科技成就转变进度。支持合肥
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式试点市示范区,建设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成就产
业化高地和新兴产业高地。支持合肥市和芜湖市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
—8—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制造基地和汽车电子及重点零部件创业园、动漫产业孵化中心、留学
人员创业园。支持蚌埠市建设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等。
、科研院所创新创业能力。支持科研人员、高校
师生、留学回国人员以技术、专利等作价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中介机构。
依赖专业化检测、情报和研究机构,成立检测、科技信息、咨询等公
共创新平台。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互开放实验室和科研设施,
在重点领域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缔盟。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
研究院,新建一批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
心。
。依赖自主创新重要项目,围绕电子信息、新资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
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极具增加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
群。
。
坚持走新式工业化道路,不断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以市场为导
向,以企业为主体,牢牢围绕开发品种、提升质量、节能降耗、清
洁生产、“两化”交融、安全生产等重点,充发散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
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耗资低的优势,推行一批投资规模
和产业关系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远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推进
企业内涵式发展。经过改造存量、优化增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
采用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培育打造
新兴产业。把技术改造同兼并重组、裁汰落后、管理创新等有机结
合起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行绿色制造,推进工业整体素质跃
上新台阶。“十二五”时期,围绕全省10大体点行业发展,着力抓好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9—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