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医院概述
一、医院的发展历史可划分四个阶段:
(一)古代医院的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从公元前7世纪奴隶社会晚期到18世纪末叶。相应的医学发展时期为古代经验医学时代。
医源于神、医源于圣、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源于人类之爱、医源于劳动等等。
古希腊神话中医生的起源来自于马人头领基戎,他精通医术,公正,乐于助人,并教会了在战争中的英雄医术,如:荷马史诗“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阿基琉斯。他最著名的弟子,阿斯克勒皮奥斯巡诊时带一根手杖和毒蛇,今天WHO的徽志:地球蛇杖图就来源于此。
医院首先起源于社会抚恤组织的建立。我载:“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挤困,九曰接绝”。在这九件事中,特别是慈幼、恤孤、养疾和问疾都与保健工作有着密切关系。
印度于公元前600年就有医院的雏形。
在Asoka国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73年---公元前232年),印度的医院开始表现得象现代医院:他们遵循公共卫生原则,剖腹产有严密的观察制度,以保母婴健康。每十个村指派一名医生,负责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以老人和穷人为对象的医院由佛教寺庙修建。
7世纪时,伊斯兰文明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对医院发展的推动。在Mohammed时期,一个真正的医院系统出现了:不同的病区诊治不同的疾病;分开护理即将康复和重病人;临床的病例报告被用于教学。
由于欧洲文艺复兴,促使近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相应的,医学科学由经验医学转变为实验医学,医学从宗教与神学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医学大发展时期:中欧和德国的医学繁荣,人体解剖作为一种科学问世,随后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等相继建立,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皇家科学院也相继诞生。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和医院管理的建立,由此步入由古代医院向近代医院的转型时期,新的医院大量的建立。
在这个时期的医院有以下特征:
第一,个体独立行医是主要的医疗形式,医院仅是医疗服务的补充,数量少,规模小,常不固定,条件差。第二,医院一般有隔离和慈善的性质,如传染病、麻风病人的隔离需要,军队受伤者的收治,以及社会残疾人员、贫困人员的慈善救治等。第三,在欧洲的中世纪,医院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在一千多年里,医院表现出逐渐发展的状态,但比较慢,尚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医院。
(二)医院的初步形成阶段
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医院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一个写照。
1803年,拿破仑颁布了医学教育和医院卫生事业管理的法律,1848年英国成立卫生总部并颁布相应法规等,医院事业由此得到了统一管理和改善,这标志着医院进入了初期形成时期。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征:(1)城乡医院发展不平衡性(2)医疗技术手段的多样化和不完善(3)医院业务系统的逐步条理化和组织的不完善性
(三)近代医院的发展阶段
近代医院时期,是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大约经历了上百年时间。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医学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
近代医学发展阶段:形成了基础医学体系;医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先进的技术;如临床实验室在医院的设立,X光片诊断疾病,血型的发现,心电图、脑电图用于疾病的诊断,外科麻醉剂的不断改进,在基本完善了消毒法之后,抗生素药物的发展,青霉素、磺胺药的发现与其临床应用,南丁格尔创建的护理学等逐步形成了近代医院的特征。
近代医院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医院已成为社会医疗的主要形式。二是医院形成了专业分工、医护分工、医技分工和集体协作的格局,相应建立了管理制度和技术性规章制度。三是以机体、器官、细胞为主的生物医学水平作为诊疗的理论基础,以物理诊断、实验诊断、化学治疗及一般手术治疗作为基本的诊断、治疗手段、围绕以疾病为中心展开治疗防病工作。四是在医院管理上,建立了医院标准化管理。
我国近代医院的发展
我国近代医院:鸦片战争之后出现。1834年基督教美国公理会派遣第一个来华的传教医生派克于1835年11月在广州成立眼科医局(博慈医院)。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列强在我国各通商口岸等设立的教会诊所和医院逐渐增多(约340所)。
由中国自办而教有规模的西医医院为在南京设立的中央医院,抗战时内迁重庆,并在贵阳设立分院,以及兰州与其他地区的大医院。1947年统计,全国约有大小医院2000多所,病床约为90,000张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医院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表现在上述医院和病床数量的迅速增长,还表现在医疗质量、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和医疗作风等方面显著的进步。
(四)现代医院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带来医学科学和医疗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近代医
医院管理学超全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