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70万吨/年
煤制烯烃项目
设计规定
A0
版
IPMT-PMD-R30-04
第
1
页
共
10
页
空压站设计统一规定
A2
供业主审查讨论用
版次
说明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日期
目的
为了统一项目基础工程设计和详细工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及深度、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技术要求和做法,特制定本规定。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项目空压站设计。
适用标准规范
GB 50029-2003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设计基础数据
地处寒冷地区的空压站,为避免压缩空气中带水影响装置正常运行,仪表空气与装置空气均经干燥系统后送至全厂各装置。
(g), MPa(g),仪表空气和装置空气管网的机械设计值、操作压力和温度范围见下表:
管网操作参数
压力(G)MPa
温度℃
机械设计值
45
最大操作值
< 40
正常操作值
< 40
最小操作值
< 40
露点:冬天:-40 ℃,夏天:-20 ℃。??
空压站的布置原则
新建空压站其布置原则按GB 50029设计规范考虑。
空压站布置时应考虑扩建的可能性,并应在设备及管道布置上充分考虑再扩建时的合理性。
工艺系统设计原则
空压站的基本流程采用单元式系统。吸气系统应设置空气过滤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驱动电机的风冷系统进风口处宜设空气过滤器。
空气压缩机的吸气宜装设在室外,进气管道力求短而直,进气管长度一般不大于12 m。进气管转弯时,,吸气口应装有过滤器。
进气管道应采用较小的流速以减少阻力,进气管内空气流速不宜大于8 m/s。进气管道上如装有异径管时,异径管长度应大于异径管大头的直径,以减少阻力。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上,应装设止回阀和切断阀。压缩机与止回阀之间必须设置放空管。放空管上应装防喘振调节阀和消声器。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与吸气过滤装置之间,应装设可调节进气量的装置。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应装设高位油箱或其它能在事故时保证可靠供油的设施。
储气罐与压缩空气供气总管相连的支管上应装有切断阀。储气罐上必须装设安全阀。安全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离心空气压缩机宜对应设置润滑油供油装置,出口的供油总管上应设置止回阀。
空压站的噪音控制值,应符合GB 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和GB 3096-200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空气压缩机的吸气、排气及放空管道的布置,应减少管道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压缩空气干燥装置(或称仪表空气干燥器,以下同)的选择应根据全厂装置、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用仪表空气的计算负荷考虑,并应考虑一套备用。
压缩空气干燥装置所需的空气应从储气罐后压缩空气总管上接出支管引入干燥装置。经净化处理的空气送入全厂仪表空气管网。
当进入空气干燥装置的进气温度超过40℃时,空气干燥装置前应设置再冷却器。
经过干燥处理的仪表空气在气源装置的出口处,应达到下列质量指标:
仪表用压缩空气在操作压力下的露点应比装置所在历史上年(季)极端最低温度至少低10℃。
含尘粒径不应大于3 μm,含尘量应小于1 mg/m3。
含油量应小于10 mg/m3。
空气干燥装置的任何一套进行检修或更换吸附件时,其余干燥装置应满足全厂仪表空气总负荷的要求。
空气干燥装置的再生放空消声器一般应接至室外。
空气干燥装置后应设置过滤器以清除空气中携带的吸附剂粉尘。
对于仪表空气与装置空气接自一根压缩空气总管的系统,应在装置空气干管上装设调节阀,当仪表空气干管的压力降低时,通过调节阀对装置空气干管的流量调节,来保证仪表空气的压力稳定。
压缩机的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储气罐、空气再冷却器以及气水分离器等设备,应在底部设置冷凝水排放阀,根据水中含油与不含油,以开式排水方式分别排入含油污水管网或生产废水管网。
空气压缩机末级气缸出口至后冷却器的管道宜弯转布置,以减少管道的热胀推力。
阀门、过滤器及其它需要操作的部件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当安装高度超过2 m时,应设置操作用的梯子或平台。
风冷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空气冷却排风宜排至室外。
设备及管道的设计需考虑冬季防冻措施。
空压站的组成、设备选择及布置
组成
空压站其组成宜包括机器间、变、配电间、控制室、工具间和储藏室等房间。
设备选择
空压站采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
空压站内,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台数宜为2~5台,并宜采用同一型号。
计算负荷
空压站供出的压缩空气分为装置空气和仪表空气。
两类压缩空
IPMT-PMD-R30-04 空压站设计统一规定 A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