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张婷婷
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09学前教育专业
指导教师:曹玉萍
【摘要】区域活动是一种很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很大的不同,不仅对幼儿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而且被不少幼教工作者当作评价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科学、合理的投放活动材料是成功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笔者详细的论述了区域活动的含义、区域活动中材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合理的投放活动材料,希望能充分发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区域活动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活动区中投放的材料来得以体现。近年来,许多幼儿园都较重视区域活动的创设,并且非常重视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同时,很多幼教专家在对区域活动中有关材料的投放问题上提出了诸多见解。笔者通过借鉴许多先前幼教工作者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一些文献资料的研究,将对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区域活动的含义
区域活动,又称为活动区活动或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目标以及幼儿的发展特点,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设置各种区域,在不同区域内放置各种可操作、丰富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意愿,自主的选择活动时间、内容、材料等,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二、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的重要性
活动材料支撑着整个区域活动的实施,是幼儿操作的对象,能够促进幼儿的发展,并且蕴含了教师的教育意图,还促使教师与幼儿之间产生积极互动。
(一)活动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
建构主义者指出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积极互动建构起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幼儿与活动材料的互动中一定会产生学习行为,(美)[M].华爱华,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活动材料与幼儿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首先,活动材料促进幼儿操作能力的发展。
操作能力就是操纵物体的能力,也称为动手能力。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大都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最大限度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如大大小小的积木、各式各样的拼摆图形以及各种玩具、生活用具、美工工具等材料,幼儿在活动区中进行搭建积木、拼摆图形、手工制作等操作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操作能力的发展。其次,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创造力指创造性地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是幼儿在生活、学习活动中一种敢做、敢说、敢想的内在心理品质。区域活动中的材料品种繁多,结构功能也不尽相同。幼儿能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尽情探索,在获得基本技能的同时有助于幼儿多动脑筋、多创造想象,更多的挖掘材料的使用功能,从而促进创造力的发展。最后,活动材料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活动中一些诸如医疗用具、炊具、建筑工具等与社会各行各业密切相关的材料可以增进幼儿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在使用材料过程中实现同伴间的交往与语言的交流,幼儿可通过角色扮演来促进社会性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材料蕴含了教师的教育意图
区域活动的教学大多是隐性的,教师在创设区域活动前预先想好自己的教育意图,从实际的教学目标出发来思考应该让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并通过材料的投放来体现教师的教育意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例如,在语言区为了发展幼儿讲故事、创编故事的能力,教师事先想好一个主题,比如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教师可将读本放在语言区,先让幼儿自由翻看,其目的是让幼儿先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了达到让幼儿会“讲故事”的目的,教师可在活动区中为幼儿准备乌龟、兔子的玩偶、按照故事内容创设一个故事场景,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自己讲故事,还可以与其他幼儿一起讲故事。完成这一目标后,教师再往活动区中增设故事内容外的场景、增加其他动物玩偶或一些小道具等,让幼儿在会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基础上,借助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故事的创编。教师为幼儿准备的材料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其中蕴含了教师的教育意图,也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材料是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桥梁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为师幼互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元的材料与幼儿实现间接互动,比如,在活动中需介绍新材料、幼儿在操作
材料中行为不当时下,教师通过相应指导来实现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另一方面,活动材料可以作为发起互动的辅助工具,引发幼儿主动向教师发起互动,比如幼儿在操作中遇到困难主动请求教师帮助、幼儿想请教师一起完成某件作品等,这样的互动提升了幼儿的学习经验又形成了良好的师幼互动。在整个活动中,无论是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还是幼儿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操作者、探究者,区域活动中的
浅谈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