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对象
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
2007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7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Cochrane 图书馆、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
循证证据等级
Ⅰ级:证据来自至少1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
Ⅱ级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Ⅱ级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
Ⅱ级3: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照的研究。
Ⅲ级: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
推荐强度分级
A级: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
B级: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
C 级: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早产的定义和分类
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37周分娩;
下限设置各有关。很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采用妊娠满20周,也有一些采用满24周。
本指南仍然采用妊娠满28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000 g的标准。
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和治疗性早产【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
美国的资料表明,约5%的妊娠在孕20~28周前自然终止,
12%的早产发生在孕28~31周,
13%在孕32~33周,
70%在孕34~36周
早产的预测方法
前,有两个早产预测指标被推荐用于确定患者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特殊类型的孕酮或者宫颈环扎术。
:但不包括治疗性晚期流产或早产。
<25 mm:强调标准化测量CL的方法:
(1)排空膀胱后经阴道超声检查;
(2)探头置于阴道前穹隆,避免过度用力;
(3)标准矢状面,将图像放大到全屏的75%以上,测量宫颈内口至外口的直线距离,连续测量3次后取其最短值。宫颈漏斗的发现并不能增加预测敏感性(Ⅱ级1)。鉴于我国国情以及尚不清楚对早产低风险人群常规筛查CL是否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故目前不推荐对早产低风险人群常规筛查CL。
早产的预防
:
(1)孕前宣教:避免低龄(<17岁)或高龄(>35岁)妊娠;提倡合理的妊娠间隔(>6个月);避免多胎妊娠;提倡平衡营养摄入,避免体质量过低妊娠;戒烟、酒;控制好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红斑狼疮等;停止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对计划妊娠妇女注意其早产的高危因素,对有高危因素者进行针对性处理。
(2)孕期注意事项:早孕期超声检查确定胎龄,排除多胎妊娠,如果是双胎应了解绒毛膜性质,如果有条件应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其可了解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及部分重要器官畸形的风险。第一次产检时应详细了解早产高危因素,以便尽可能针对性预防;提倡平衡饮食,合理增妊娠期体质量;避免吸烟饮酒。
早产年早产指南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