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优秀中队事迹材料
我校是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更是一个凝聚力强大的集体。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大家庭里,我们六年级中队不断发展、提高自身素质,为这个大家庭增光添彩。虽然与城里的优秀中队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们却充满信心,敢于拼搏,我们六年级中队团结一致、携手共进,用坚实的步履踩出了自豪的足迹,展示了我们中队独特的风采。
一、树立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是中队健康发展的前提。小学阶段重在养成教育,为此,我们在开展工作时,秉着“好习惯终生受益”的理念,我们定期用队会、班会的形式来讨论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善、恶、美、丑”,培养孩子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中队里的师生同心同德,为中队争光,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凝聚成强大的集体力量。我班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胡锦涛总书记争当“四好少年”讲话精神,制定了《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并依据制度成立了文明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纪律安全监督岗,重点从文明、学习、纪律、卫生四个方面监督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日常规,并督促学生做好常规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只有有了好的班风,才会有浓厚的学风,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才会有进步。
二、注重培养优秀少先队干部一个成功的集体,必有一支能干的队伍,优秀的中队干部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桥梁,是学校辅导员的得力助手,他们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好坏、在别人心中的威信的大小,能够决定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与学习风气。我们中队在挑选学生干部时采用多种方式民主选举产生的,在老师的培训和指导下,他们个个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敢干会干,能各就各位并相互配合,共同为集体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我们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中队干部考评会,对中队干部进行动态管理。
三、力抓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队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们中队精心设计班级文化,教室环境的布置分为“采蜜园”、“知识的海洋”、“目标树”、“理想树”、“读好书”、“我爱干净”、“班级公约”“我爱动手”八大板块,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增添了学生学习生活乐趣,增强了班级向心力、凝聚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激发孩子们爱班爱校的热情。这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班级也能说话”。因此我们的教室:课桌闪光,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同时还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创造了一个文明的学习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学间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学生的心灵世界得到净化和充实,文化素养得以提高。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开展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集体责任感、荣辱感、使命感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并得到启发,同时也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认清自我、寻找自我、展示自我。近年来,我们中队从实际出发,分别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争当四好少年”、“感恩母亲”“爱心捐赠”“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等活动;邀请校外辅导员进行法制教育讲座、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利用板报、手抄报等
少先队优秀中队事迹材料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