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备课组长签字: 分管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 在实际计算中能运用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难点:学会使用加法运算律解答一些计算题。
【学法指导】:
对于运算律的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现关系,进而揭示规律,然后学会用字母表达,最后应用巩固的过程,既要学会知识,又要体验到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20分钟)
1、 自学课本56页,边学边思考以下问题:
⑴、 跳绳的有多少人。
(2)试试能有几种解法。
2、 你能试着用自己话写出加法结合律吗?用字母怎样表示?
3、 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4、你能运用加法运算律解决下面问题吗?
填空:a+( )=25+ ( ) 38+ ( )=b+( )
计算:1234+700+300 775+93+125
二、合作探究(20分钟)
1、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情况
(1)通过完成问题1你们小组能够准确的说出加法结合律吗?把它记录来。
。
(2)交流总结其他题目的答案。
(3)你们通过解决第四题有什么发现?谁的方法最好?为什么?
(4)你会用最简便的方法完成下列各题:
350+195+105+850 147+89+53+11
153+72+28 120-62-38
《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第二课时
备课组长签字: 分管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 在实际计算中能运用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
难点:学会使用加法运算律解答一些计算题。
【学法指导】:
对于运算律的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发现关系,进而揭示规律,然后学会用字母表达,最后应用巩固的过程,既要学会知识,又要体验到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充分预习,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接下来让我们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一下。
二、 交流展示:
各组同学上台交流展示上节课的预习情况。教师指导点拨引导。
教师重点讲解: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有学生如果提出四个数相加也是加法结合律,为什么不用四个字母的公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呢,四个数相加经常要和加法交换律一起运用。所以用三个数相加的形式表示比较准确。
教师引导,加法有运算律,减法有没有运算规律呢?
出示题目
引申题:3003-963-37
分析:式中观察963,37两个数,发现如果将两个数相加正好凑成整千,3003连续减去963和37,可以看作3003减去963与37的和,所以要加上括号.
解:3003-963-37
=3003-(963+37)
=3003-1000
=2003
三、 达标训练检测题
1、训练题:
完成课本15页1、2、3,16页5题
3、 检测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母或数字。
① X+□=24+□
② A+26+74=A+(□+□)
③ a-b-c=a-(□+□)
④ m+29+n+71=(□+□)+(□+□)
(2)用简便算法计算下面各题。
282+47+153 704-350-50
236+64+36 395-(72+95)
144-98+56 543-168-132
(3)用简便方法计算,然后写出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
153+72+28 120-62-38
四、 课后教学反思:
信息反馈:
学生今日表现:
老师寄语:
家长意见:
家长签字:
学管师签字:
《乘法运算律》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整个单元,大体了解乘法运算律,初步建立本单元知识整体框架。
2、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大胆猜测,质疑的精神,为探究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适时渗透相关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体验,感悟与表达数学方法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2分钟)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被社会各界誉为“中华第一站”.你知
运算定律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