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霜霉病可为危害葡萄的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如叶片,花蕾穗,果穗,嫩梢,卷须等,有时也可导致老叶发病,整体来说以叶片受害最终,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在病部表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大量落叶,落果,甚至造成植株的死亡。
叶片受害,以嫩叶受害最重,初期先为白色的霜霉状物,然后,叶背白色霜霉状物布满叶片大部分,严重时,直接造成落叶,当然,有些老叶也会受害,多在叶背面产生比较密厚的白色霜霉状物,且霉状物斑块娇小,多呈多角形,风吹霜霉状物可以产生“白烟”
霜霉病发生初期,叶背产生斑块状霜霉状物
霜霉病发病初期叶正面的褪绿黄斑
发病后期,叶片正面的霜霉病病斑
霜霉病发生的特点
霜霉病是一种低等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组织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芽中越冬,卵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多年。当日平均气温达13摄氏度时,越冬卵孢子即可在潮湿土壤中萌发产生芽孢囊,芽孢囊在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葡萄幼嫩组织表面,从气孔侵染为害改,经7-12天潜育期,导致发病,产生大量病菌孢子(白色霜霉状物),该病菌孢子经气流或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芽中越冬的菌丝,第二年随幼嫩组织生长,直接导致发病,并产生病菌孢子进行侵染,霜霉病在侵染次数多,流行性很强,防治不当常造成早期落叶,甚至死树,一次落叶影响三年(当年绝收,次年无果,第三年产量很低)
霜霉病的发生特点
霜霉病是一种多雨潮湿型病害,并要求昼夜温差较大,当昼暖夜凉,多雨潮湿,雾大露重等高湿条件出现时,霜霉病则严重发生,甚至流行,葡萄细胞液中钙和钾的比例与抗病性有关,另外,葡萄种植过密,修剪(整枝打叉)不当或不及时,通风透光不良,小气候湿度大,氮肥使用量过多,地势低洼等均有利于霜霉病发生为害,在秋季多雨潮湿时,葡萄采收后亦常造成霜霉病的发生流行。
霜霉病防治技术
霜霉病防治以有效药剂防治为主,及时摘心打叉,促进果园通风透光,降低小气候湿度为辅,且药剂防治时必须喷药及时,均匀,周到。
,减少越冬菌源,落叶后(或葡萄修剪后)先树上后树下彻底清扫落叶,落果,集中带到园外烧毁,避免带病落叶及病残体入土越冬,千万不能将病叶埋于葡萄园内。
,适当增施钙肥及磷肥,少施氮肥,控制钾肥,提高葡萄抗病能力。及时摘心打叉,清除近地面的枝蔓,叶片,增强园内通风透光,降低小气候湿度,低洼果园注意及时排水,通风散湿,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发病初期,及时摘除发病中心,
霜霉病防治方法霜霉病特效药霜霉病综合防治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