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企业的前沿问题,就是指企业在其发
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所引发的企业理论与企业
实践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研究这个问题极
为重要。因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所
发生的问题往往大都与企业有深切的关系,例
如韩国金融危机就是韩国企业行政干预和行政
保护太深的结果;同时,国民经济中的问题也
往往都通过企业而表现出来,例如宏观经济若
产生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就表现为企业开
工不足和企业失业增加,以及企业效率低下。
企业与国民经济之所以形成了这种内在的相互
约束和影响的关系,主要因为在现代生产力条
件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成为决定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类生存活动的
基础性力量。现在人们评价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有以下五个内容。
企业是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
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各种生产要素自身都很难独立地作为
一种生产力存在,各种生产要素只有通过企业才能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在企业这种生产要素的组织方式中,各种生产要素才
能展示自己的作用,所以企业成了生产力的载体。从现实状况
来看,现在谈生产力根本就不可能离开企业。例如,谈某个国
家或某个地区的生产力如何强大,经济状况如何好,肯定都会
涉及到这个国家或这个地区所拥有的好企业。正因为企业作为
生产力的载体而存在,所以它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大大地和过去
不同了。在过去条件下可能生产力不一定都要通过企业这种载
体来实现,例如在自然经济和非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但是在现
代化经济条件下,只有企业才是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唯一载体,生产力只有通过企业才能展现出自己的作用。
企业是技术产业化的平台
大家知道,人类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但是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要真正实现对人类进步的推动作用,也
就是说,要真正成为对人类发展有用的技术,就必须作为产业
而存在,也就是要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在现实生活中,技术产
业化的平台是企业,而且企业已成为现代技术能够真正产业化
的唯一平台。技术产业化的全部过程是:首先将知识转化为技
术,这种转化需要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及各种研究费用的投
入;然后是将技术转化为产业,即组织大规模生产能力和组织
广大的市场销售体系。在技术产业化的这两个转化中,前一个
转化企业承担了很大一部分职能,而后一个环节则完全要靠企
业实现。因此,将企业称之为技术产业化的唯一平台一点也不
过分。我们现在搞了那么多的科研院所,结果技术出来以后往
往产业化不了,因为没有企业这个技术产业化的平台的介入。
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企业实现技术的产业化。我们的高
校现在都认识到这一点了,所以各种大学都在办企业,因为只
有企业才能使它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但我历来是主张
大学不能办企业的。最近有关方面开始组织专门人员研究高校
能不能办企业的问题,因为高校创办的企业在发展中都因其创
办主体是大学,而产生各式各样的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约束因
素,甚至还出现了某些严重的问题。比如说,现在发展较好的
清华的同方与紫光,也因为创办主体是大学而在发展中受到约
束,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比较好的高校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因
为它们的背景实际上是高校,所以虽然也有其优势,但是因创
办主体是高校而产生了限制企业发展的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
问题的产生,恰好从另一方面说明,各种好的技术要产业化,
都必须借助企业这个平台,而且这种作为技术产业化平台的企
业,还应该是真正的企业。由此可见,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已经
不同于以往了。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一个国家的国民状况实际最终取决于它细胞的状况,也就
是企业的状况。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素质的强弱,在很
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企业的状况,如果没有一些好的企业,可能
这个国家或者这个地区的国民经济的运行就很成问题。中国的
不少经济强市,之所以强,就是因为有一批好的企业。因此,
企业实际上已作为决定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细胞而存在,由此
表明了它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企业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微观基础
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实际上是建立在企业这种微观主体的
基础之上的,企业这种微观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一个国家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国家要进行整个社
会经济制度的调整,企业制度就必须首先调整。如果企业制度
不调整,整个社会经济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微观基础。正因为如
此,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在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的过渡中,实际上所有改革最后都要集中到对企业制度的
调整上,企业
《企业前沿问题》管理科普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