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说起赵威后的赫赫有名,在《战国策·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国使节来赵,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赵威后从此威风八面,青史留名。就是这位青史留名的赵威后,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时却过于溺爱,甚至蛮不讲理。
赵太后简介:
<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因当时孝成王还小,所以又赵威后执政。当时的赵原君等人在支撑门面,但赵太后刚执政,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国势大不如以前。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便发兵东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向齐国求援。齐国虽答应出兵,但按当时惯例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故事背景:
接踵( ) 膏腴( )。
游说( ) 唾沫( )
强谏( ) 有郄( )
耆食( ) 老媪( )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结果
秦急攻之
前因
求救于齐
太后与大臣
三对矛盾
过程
一问饮食住行
二求舒祺之事
三论王位承袭
三个方面
说
长安君质于齐
矛盾解决
劝谏艺术
触龙
太后
愿见太后
盛气而揖之
问饮食住行
色少解
求舒祺之事
笑曰
论王位承袭
曰:“然”
质长安君质于齐
曰:“诺……”
僵持不下
叙寒问暖,打破僵局
爱子之情,引起共鸣
旁敲侧击,心悦诚服
单刀直入,怒气全无
作为国君应该:
①父母不能只考虑子女眼前的安乐,使他们养尊处优无功食禄,而应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护;
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摆正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做到克己奉公。将国家利益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作为臣子应该:
①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国家排忧解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②说话办事必须找到使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讲究动机、方法和效果的统一。
通假字:
,少益耆食。(“耆”同“嗜”, 喜爱。)
(“反”同“返”,回来。)
(“奉”同“俸”,俸禄。)
(“少”同“稍”,稍。)
(“没”同“殁”,死。)
触龙说赵太后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