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细雨闲花皆寂寞.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细雨闲花皆寂寞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细雨闲花皆寂寞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细雨闲花皆寂寞
细雨闲花皆孤独

广东东莞市东莞高级中学高三/陈琢

于漪曾说:“我们的生活存在诗意的缺失。”我想,这诗意的缺失假如用来指文化上的缺失,是再恰当不过了。当今社会,人心越来越急躁,情感越来越粗糙,道德越来越苍白,是否恰巧印证了那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从政治文明走向商业文明的过程中却造成了文化上的诗意缺失。

浮夸或许已经不再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代名词,我们在“又快又好”和“又好又快”之间咬文嚼字却终究没有避开那10年的动乱;我们在高速铁路时速不断刷新之际欢欣鼓舞,却没有学会在事故发生后仔细反思;我们在一个个鲜红的“拆”字中天翻地覆地规划着城市化进程,却遗失了几千年的文化根基,硬生生地斩断了中华文化的血脉。

在这个日益追求速度的时代,又有谁能真正耐得住孤独?古有庄子曳尾于涂,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奇佳话,有鲍叔牙和管仲的“心交”,有陶渊明的草盛豆苗稀,有李清照的把酒东篱、暗香盈袖的诗意。在那个细雨闲花皆孤独的年月,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一壶思念,更是一种令人歆羡的心境,孤独是茗是酒是坚守,穿越千年风雨让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汗颜。

相比之下,如今“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人们已经在灯红酒绿中迷失自我,全部的人都在追求效率、速度,没有人能耐得住孤独。可是又是谁在坚守?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这种对文化的高度责任感让我们肃然起敬;季老笔耕不辍,在国学海洋中收获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梭罗心中的瓦尔登湖令全部人为之神往……或许我们做不到如这些大师般将文化当做人生的事业来经营,但你可记得鲁迅曾说过:“无尽的远方,很多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从肯定程度上说,我们就是这个社会的文化,我们的态度直接关系到社会文化的进展方向。

“人本是散落的珍宝,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只要我们放低心境,细雨闲花皆孤独。

【点评】

北京大学教授董学文说:“历史和现实一再说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气,首先表现为文化上的力气。当今世界竞争剧烈,只有占据了文化高地的民族,才能在剧烈竞争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然而在兴旺的信息时代,端详我们今日的文化生活,就会发觉社会物质日益丰富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反而贫乏。在现代社会里,许多人追求的不是经典文化,不是对历史、对某种精神的追求和崇拜,而是与之截然不同的东西,或世俗文化,或发生偏差的价值取向。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深刻影响了一个国家的进程,甚至转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遗忘文化的民族就如失却了源头的溪流,犹如没有了根本的树木,这样的民族是特别可怕的。

对当今所谓群众文化的扩散进展了深刻的剖析和仔细的反思,对当今商品经济大潮下文化被侵蚀、被扭曲,深感痛心和担心,对于传统文化进展深情的召唤,作为高中生,能有这样有深度的文化观难能珍贵。

(指导教师陈新国)

细雨闲花皆寂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3-01-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