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平顶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内容摘要.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平顶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内容摘要 】是由【住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平顶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内容摘要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平顶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8~2015年)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
二○一0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现状与形势1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15
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0
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28
第六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41
第七章重大工程47
第八章规划的实施和保障措施49
第九章附则53
第一章总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保障能力;强化矿政管理工作,规范和健全矿业权市场,建立健康
有序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秩序;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和环境协
调发展。统筹安排好区内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加强规
划管理工作,实现政府对矿业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
工作的通知》和《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编制《平顶山市矿
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规划期内平顶山市矿产资源工作的宏观性、战略性
和政策性文件,是制定平顶山市各类矿产资源专项规划和县级矿产资
源规划的依据。适用范围为平顶山市行政区内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开
发、保护与管理。
《规划》基期年为2007年,规划目标年为2015年,展望到2020
年。
第二章现状与形势
一、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
(一)自然条件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部,辖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
叶县、郏县及新华区、湛河区、卫东区、石龙区二市四县四区。土地
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市区交
通便利,焦枝铁路、207顶山市西侧穿过。且有
日南、宁洛、郑尧和二广高速公路网,加强了平顶山市的对外联系。
平顶山市地处伏牛山、外方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
平顶山市地处中朝淮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的过渡地带,地层发
育比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构造比较强烈,形成了区内优越的成矿
地质条件。煤、铁、盐、水泥灰岩、地热资源、铝土矿和耐火粘土等
是本市的优势矿种,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平顶山市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除尧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还有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千年古刹风穴寺,
苏轼父子墓地三苏坟,亚洲最大的飞机博览中心,白龟山和昭平湖等
风景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二)社会经济
平顶山市经济实力较强。,比200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
,%。
二、矿产资源现状
(一)矿产资源现状
2007年,平顶山市已发现矿种58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总数的
47%。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25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119处,
其中大型23处、中型35处、小型48处、其他13处。
(二)地质勘查现状
近几年,矿产资源勘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07年,平顶山市已发现矿产5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25种;主
要开发利用矿种9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3种,非金属矿
产3种,水气矿产2种。
(四)矿业布局
平顶山市是以矿产资源而兴起的矿业大市,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煤
炭、电力、钢铁、化工工业。这些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已成为我
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表2-2)。以矿业为依托促进了舞钢市、汝
州市、石龙区、叶县等资源型工业城市的发展。
三、上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十五”至2007年期间,平顶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实施取得
了一定成效,促进了矿产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在加强矿产资:.
源勘查、提高资源保证程度、调整与优化矿业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和保护矿山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矿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取得明显成效
上轮规划确定的主要矿种矿山建设最低规模得到了全面执行,铝
土矿最低规模为10万吨/年;煤矿最低规模由规划9万吨/年提高到
15万吨/年。
严格执行规划分区管理制度。禁止开采区内严禁新设矿业权,限
制开采区内矿业权的设置不与限制条件相抵触。
(三)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十五”至2007年期间,主要矿种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均有
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矿山环境保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取得进展
“十五”至2007年期间,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矿产资源形势与需求预测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提出了新要求
1、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更加有力的矿产资源保障
2、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矿业经济
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
关键问题
4、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加大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力度
(二)需求预测与资源保证程度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重要矿产后备资源不足。
矿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
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矿产资源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提高矿
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矿业结构调整为主线,调
整和优化矿业结构,努力培育新的矿业增长点;煤炭、钢铁、建材等
支柱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煤化工、盐化工等主导产业的发展有较大
突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
源的需求。以合理、高效利用矿产资源为出发点,提高矿业科技创新
水平,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统筹考虑经济、
社会、资源和环境效益,建立生态矿业,实现平顶山市矿业的可持续
发展。
(二)基本原则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的总方针,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3、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4、发挥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优化配置资源
5、统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6、与法律法规相一致,与上级规划相衔接
规划必须服从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并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相一致,矿产资源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
二、规划目标
规划期内,全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总
目标:以实施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发
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外部矿产资源,实现资源互补,提
高矿产资源的可供性,保障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
求;重点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炭、铁和岩盐等为主的产业基地;:.
调整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利用方
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促进矿产开发与生态
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建立、健全矿山环境监测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使矿产资源重点开
发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治理,生态环境状况有明显改善。到2020年,
“三废”排放符合国家和我省的具体指标要求,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
45%;土地复垦规模达到38700公顷;次生地质灾害损失量减少到最
低限度。
2010年目标:开展矿山环境评价。2015年目标:完成全市所有矿
山和闭坑矿山的矿山环境详细调查与评价工作。
2020年远景目标: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损毁
土地得到全面复垦;
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开展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出资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基础性、
公益性地质工作。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主要对象为能源和非能源重要
矿产资源,主要部署于重要成矿远景区、重要物化探异常区。对于调
查评价所确定的远景区,优先安排地质勘查基金及财政地勘专项勘查
项目,新发现的矿产地要经过统一规划并依法出让探矿权。
(一)基础地质和矿产调查
(二)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资源储量利用情况调查与矿业权核查
(三)重大地质矿产综合研究
二、矿产资源勘查
(一)勘查方向
(二)勘查规划区划分
1、重点勘查区:
2、禁止勘查区:
3、限制勘查区::.
4、鼓励勘查区:
(三)矿产资源勘查空间布局
1、煤炭、煤层气矿产勘查
2、铝土矿、耐火粘土矿勘查
3、铁矿勘查
4、重要非金属矿勘查
5、深部找矿以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四)勘查规划区块划分
为有效指导探矿权设置,在重点勘查区以及有一定找矿信息的区
域划分勘查规划区块。勘查规划区块划分保持已知勘查信息的完整
性,符合矿产资源勘查布局和资源整合要求。对于虽然已经设置探矿
权,但是面积较小、或者分割地质异常的,需要逐步整合,实现整装
勘查的目的。
(五)勘查分区管理政策
(六)推动与引导商业性矿产勘查
培育商业性勘查市场主体。加强深部找矿,鼓励攻深找盲。充
加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力度。
加强对共伴生矿产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矿产资源总量调控
矿产资源实施总量调控,调控的主要矿种:煤炭、铝土矿和盐矿。
煤炭:严格煤炭新建矿井审批,控制产能无序增长。
金属矿产:鼓励开采铜、铅矿和采用先进选矿工艺开采铁矿。
非金属矿产:鼓励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矿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
占有率来实现总量的增长;鼓励通过重组、兼并实现非金属矿山规模
开采。
二、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布局:.
平顶山市规划5个重点发展的矿产资源经济区。
(二)矿产资源规划开采分区
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矿业开发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
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市场需求以及社会与经济
发展的需要,考虑到具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
保护功能等约束条件,划分为重点、鼓励、限制和禁止开采区。规划
开采分区见表5-1。
1、重点开采区:
2、鼓励开采区
3、限制开采区:
4、禁止开采区:
(三)矿产资源规划开采区块
(四)矿业采选冶产品及技术结构调整
三、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一)矿山开采规模结构调整
1、矿产资源开发整合
深化矿产资源整合,整合的地区主要为小矿密集区,一矿多开、
大矿小开、优矿劣用、矿业秩序较为混乱的矿区,地质环境脆弱区内
的矿区。
2、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和服务年限
新建矿山开采规模不得低于规划确定的相应资源储量规模的矿山
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新建煤矿单井规模不低于45万吨/
年,正在生产的煤矿单井规模30万吨/年以上,生产规模100万吨/
年以上的煤矿企业所辖煤矿单井规模不低于15万吨/年;
(二)矿业技术与产品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发展矿产品后续加工能力,
使之成为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
能源矿产:推进煤炭开发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煤矿
开采要应用长壁法采煤技术,淘汰房柱式等落后的采煤法;积极发展:.
煤炭的洗选与合理转化,2010将煤炭入选率提高到50%,开发与推广
洁净煤技术和型煤技术,研究应用高硫煤的脱硫技术;大力发展坑口
电厂,稳妥推进煤炭气化、液化、煤化工等;煤层气勘查开采进入生
产阶段,年产煤层气达到2亿立方米;通过浅层地热能利用试点工程,
扩大应用范围。
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矿产要围绕中低品位铁矿、复杂和难处理氧
化矿,加强选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新选矿药剂的开发研究,
使平顶山市部分难处理矿和暂无开采价值的表外矿得到开发利用。
鼓励研究与推广铝土矿露天矿综采技术,探索铝土矿井下综合开
采技术等,淘汰铝土矿采富弃贫的小井采矿方法;研究与推广先进适
用的选矿技术,推进煤—电—铝联营。
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要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开发新
产品和新材料,提高非金属矿利用价值。开发具有特殊新性能的矿物
复合材料、非金属功能材料与结构矿物材料,加强非传统矿物原料的
开发利用,扩大矿产资源的供给及开拓新型矿产资源。实现非金属矿
深加工技术的推广示范和产品系列化。实现矿业废弃物资源化及矿山
环境及生态修复的技术。包括矿山开发环境生态影响评价标准体系研
究,开发尾矿、废石、冶炼烟尘渣的综合利用新技术,发展生产过程
节水和水循环利用技术,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发展废旧金属及非金属
再生利用技术。
(三)新建矿山企业准入条件
1、投入开发的矿产地,必须是经一定地质勘查工作,满足矿山建
设要求。
2、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床的矿产储量规模相适应,不得低于规
划确定的相应规模矿床的最低开采规模和矿山最低服务年限。
3、新建矿山企业应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符合市矿产资源总体
规划及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4、要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与其所从事矿业活动相适应的资金、
人才、技术和装备等资质条件;要有符合规定的矿山设计或者矿产开
发利用方案,有经过评审符合规定的土地复垦实施方案,有经过批准
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5、选矿企业的生产能力要与矿山开采能力相适应。
6、没有进行综合勘查评价的矿产地不得批准进入开发阶段;没有
对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利用或有效保护方案的不得发放开采许可证。
对于共伴生多种矿产的矿产地,在探矿权出让以及划定开采范围时,
要进行主要矿种论证。
(四)矿业城市结构调整
矿业是全市最主要的支柱性产业,要充分发挥原有的资源优势,
推进技术创新,拉长产业链条,以发展煤化工、盐化工为重点。规划
期内,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实施多元化发
展战略。重点发展化工及装备类机械电子工业产品,积极发展新材料、
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把平顶山市建设成为国家能源和原
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中顶山市矿业开发正处于增产稳产阶段,必须对市场和资源状况
进行全面论证和合理规划,以协调城市发展与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城
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同时还要扩大后备矿产资源储量以及矿产资源
利用范围,向邻近产业开拓。
对现有矿区深部及周边的资源勘查,可由原矿业企业中技术装备
先进、资源回收利用率高的大型矿业企业优先获取矿业权。
加强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力度,防范矿山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
创造良好的人居与发展环境。
(五)矿产资源配置
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一)矿业循环经济
(二)矿产资源综合评价
(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第六章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勘查及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要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地形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防治
次生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加强对矿山废渣、废气和废水“三废”排放的治理及矿山生态环境的
恢复,逐步建立矿山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制定各级矿山生态环境
保护专项规划,分期开展废弃、已闭坑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树立
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对新建、改扩建矿山全面推进矿山
土地复垦工作。平顶山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安排在对矿山环境影
响较大的煤炭、铝土矿和铁矿开采地区。
一、强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全面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对采矿权人履行矿
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义务情况的监督检查。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
理任务列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
二、全面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严格落实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制度,新建(改扩建)矿山项目没有
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采矿权申请。建立土地复垦监管和监测制度,
将矿区土地复垦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矿山企业年检内容,没有完成土地
复垦任务的或没有依法交纳土地复垦费的矿山企业不予通过年检。依
法落实土地复垦责任,建立并推进矿区土地复垦费征收使用管理制
度。加强土地复垦权属管理,明确复垦土地使用权。新建、在建矿山
开采造成破坏的土地全面得到复垦利用;责任人灭失的矿山废弃地利
用程度不断提高。
三、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分区
矿山环境实行分区保护治理,主要划分为:矿山环境重点保护区、
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区、矿山环境一般治理区。:.
全市划分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区6处、一般治理区2处。
四、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
(一)确定重点工程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应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
一。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时间上、空
间上合理地安排重点治理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目标
明确,务求实效。
2、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
规划安排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要兼顾对矿区水资源枯
竭、饮用水质污染等关系到矿区居民生存质量的环境问题。
3、按照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4、注重成效,利于操作的原则
矿山治理项目立项时应认真做好前期论证和预期效益分析,在其
他条件等同时,优先安排技术先进、方法可行,利于操作,同时投入
产出合理、治理效果显著的项目。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主要布置在大中型矿产资源开采集中
区;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的煤矿、铁矿开采区;小矿点和露天
采矿点众多,对环境构成较大破坏的区域,交通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
以及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缓冲区。
第七章重大工程
规划期间实施五项重大工程。
一、矿产资源潜力、储量利用调查与矿业权核查
(一)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
矿种选择:
预期目标:在综合利用地质调查成果、基础地质数据库的基础上,
全面分析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
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评价矿产资源总量,建立和完善我市矿产
资源潜力预测数据库以及更新机制,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时间安排:2008年~2010年。
资金来源:地质勘查经费,来自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
(二)矿产资源储量利用情况调查与矿业权核查
调查矿种:
调查内容:查明平顶山市域内资源储量利用情况,矿业权设置现
状等。
时间安排:2008年~2009年。
资金来源:地质勘查经费,来自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其
余费用由矿山企业在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开展时承担。
二、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工程
重点勘查矿种:
时间安排:2008~2015年规划部署煤炭、铁矿、铝土矿等重要矿
产资源勘查工程。
预期成果:
资金来源:地质勘查经费,主要来自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
以及地质勘查基金。
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矿业经济示范工程
选择矿区和矿山:
时间安排:2008年~2015年。
预期目标
资金预算及来源:完成上述工作,需要总经费5000万元,主要来
自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以及地质勘查基金和企业配套资金。
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工作部署:平顶山市共部署重点治理工程区9个,50个矿山环境
治理项目。通过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使矿山生态环境明
显改善。:.
资金预算及时间安排:对于历史上废弃、已关闭、无明确责任人
和环境破坏严重的国有矿山企业的矿区,以国家投入为主;对计划经
济时期建设的,目前仍在生产的国有矿山企业的矿区历史遗留的矿山
环境问题,采取政府补贴和企业分担的资金投入形式;对目前处于生
产阶段的矿山新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本着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以矿山企业自身投入为主,由开发者承担保护与治理任务。
五、科技创新工程
开展矿产资源领域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和科技攻关,解决矿产资源
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工作部署:主要开展新型能源资源潜力评价与勘查开发技术方法
研究,大宗矿产资源综合与循环利用技术研究,重点矿山地质环境保
护、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第八章规划的实施和保障措施
本规划已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保证《规划》各项目标的实现。
一、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
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规划编制、协调和监督
实施机构,并按照分工确定各相关部门实施规划的职责范围。完善规
划管理制度,强化规划法律地位,维护矿产资源规划的权威性和整体
性。
二、强化规划实施管理
建立规划审查和许可制度,明确规划预审、审查和许可的范围和
权限,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和监控机制。
健全矿产资源规划管理责任制。对照责任制要求,抓好矿产资源
规划的落实,把责任制作为干部考核的依据。:.
建立健全年度计划管理制度。制定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将目标和
任务进行分解年度和地区,包括总量控制的矿种及开采总量的年度调
控意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量化要求、规划分区具体的调整目标
和时限、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年度意见、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的年度具体目标等。
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估机制。每年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执行
情况检查并形成报告,做出合理调整和修编,不断提高规划的操作性
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三、构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
三、夯实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势分析。强化日常统计和专项统计,
及时准确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科学预测经济社会和矿业形势发展,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勘查开
发的新要求。
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基础调查工作。完善国土资源调查、矿产资源
潜力评价、储量利用调查和矿业权核查等工作成果对规划的决策支持
机制,科学有效地推动规划编制与实施。
建立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育德
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规划专业人才队伍,提高规划管理整
体水平,增强规划管理功能,实现基层矿产资源管理全面到位。加强
事业单位支撑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规划资质管理制度。
四、建立保障规划实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五、提高规划社会保障能力
健全规划的民主参与制度。各级规划编制要坚持政府组织、专家
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切实提高规划决
策水平。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部门联系协调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规划协调、咨询和论证,实行规划审批
专家论证制度,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扩大公众参与,加强规划宣传。矿产资源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依
法公示规划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新闻、报刊、广播、网络等进行广
泛宣传,提高社会对矿产资源规划的认识,提高依法勘查、依法采矿、
依法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九章附则
本《规划》经河南省顶山市人民政府发
布实施。
本《规划》由平顶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本《规划》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本《规划》的修改需按原审批程序进行。

《平顶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内容摘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住儿
  • 文件大小251 KB
  • 时间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