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岩石力学第四讲、岩石的强度理论.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岩石力学第四讲、岩石的强度理论 】是由【sanshenglu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岩石力学第四讲、岩石的强度理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岩石力学第四讲、岩石的强度理论
第一节、概述: 强度理论、破坏类型与力学原因
1、强度理论:
岩石的应力、应变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坏,单轴应力下的岩石破坏容易理解,但复杂应力、应变条件下,岩石是怎么破坏的?应研究。
用以表征岩石的破坏条件的函数(应力、应变函数),称为破坏判据或强度准则,强度准则的建立,应反映岩石的破坏机理,所有研究岩石破坏原因、过程和条件的理论,称为强度理论。
2、岩石按破坏特征可分为:
脆性破坏(ε<3%)、延性破坏(ε>5%)和弱面剪切破坏;
按力学机理可分为张性破坏(拉伸破坏)和剪性破坏(剪切破坏,包括塑性流动)。每种破坏都是在应力应变满足一定条件后发生的。表征岩石的破坏条件的函数称为强度准则。
本构方程:描述物质质点的力学状态(应力、应变状态)、过程(应力、应变路径)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时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强度理论、破坏类型与力学原因
岩石的破坏型式与机制
强度理论、破坏类型与力学原因
3、张性破坏:
由于岩石受到拉伸或其它承载状态衍生的拉伸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称为张性破坏,其特点为断裂面发生拉开,出现张开的裂缝。
脆性材料内部有微细裂纹;应力作用下裂纹端部应力集中衍生拉应力;拉应力达到抗拉强度后微细裂纹扩展;微细裂纹扩展连通形成宏观裂缝导致岩石破坏。
①拉应变达到极限值:
②Griffis:微细裂纹端部拉应力集中,到极限值裂纹扩展
张性破坏的解释:
强度理论、破坏类型与力学原因
4、剪切破坏:
由剪切作用或压缩衍生的剪应力引起的破坏。特点为沿断裂面发生相互错动,出现闭合的裂缝,断裂面上可观察到擦痕。
直接剪切沿剪应力方向错动,压缩时试件内的剪应力具有对称性,故破坏时出现交叉裂缝,呈X形,破坏角大于45度。
压缩引起的剪切破坏
第二节、最大正应变理论
1、最大拉伸线应变理论:其理论根据为压缩时试件沿应力方向产生裂缝并破坏,推广到复杂应力状态。又称最大正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适用于脆性材料,对塑性材料不适用。
2、表述为:不管物体处入怎样的应力状态,最大伸长线应变ε3是引起材料断裂破坏的主因,当它达到简单拉伸时破坏的线应变εt,材料就发生断裂破坏。
3、破坏判据:
ε3≥εt
4、推广应用:
由虎克定律:εt=σt/E
由广义虎克定律:
ε3=[σ3-μ(σ2+σ1)]/E
故复杂应力条件下的
最大拉伸线应变理论的应力判据为:
σ3-μ(σ2+σ1)≥σt
1、18世纪末,Coulomb提出材料破坏是由剪应力引起的,当材料内部某斜截面的剪应力达到材料的抗剪强度时,就会沿该斜截面产生破裂。材料的抗剪强度条件可由下式表示(称为库仑准则):
τ≥Sc=σtgφ+C
τ------斜截面上的剪应力;
Sc-----材料的抗剪强度
σ------斜截面上的正应力(σ>0)
φ------材料的内摩擦角,C------材料的内聚力(凝聚力)
第三节、莫尔-库仑(Mohr-Coulomb)强度理论

岩石力学第四讲、岩石的强度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lu2
  • 文件大小1.04 MB
  • 时间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