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数据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科教融合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遇到科教融合的理念及应用的问题文章编号:.—.摘要:针对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遇到的问题,提出在科教融合理念的引导下,以实现专业教育与技术行业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为目标,通过课堂教育、自主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几个层面的教学改革,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科教融合;信息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既是传统的理工类专业,也是当前信息技术的支撑专业,在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研究型本科院校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还较多地承担着社会服务的作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发展非常快,信息产品日新月异,几乎每几个月就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产品或者新型号出现。同时,从事本行业的工程师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行业的发展,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校的教学需要在稳定中逐步更新,但社会对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却不会减慢。如何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适应这一专业的特殊背景,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在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中,相关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但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一方面企业提供高薪岗位却很难招到合适的员工,另一方面学校里毕业的大学生手捧简历和资格证书,在就业竞争中却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人才市场的供需双方出现很大落差。如何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与市场中信息技术企业的需求更好对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二个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新型本科教育和新层次高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从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更侧重于社会服务。教学的产出是高校毕业生,科研的产出则以技术服务和产品服务为主。教学与科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的两个传统功能,两者的关系问题也是学界长久以来讨论的话题【俊S捎诮萄谴笱瞬排嘌幕。虼硕者关系问题的本质是科学研究在大学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地位问题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下建立的大学,基本上都已建立完备的科学研究体系,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职能早已确定,但在我国大学教育中,—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日益增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并未给教学带来足够的帮助,反而更多地在实践中表现出对教学资源的挤压和排斥,这在我国处于高等教育转型期间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科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贯彻的基本理念,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中解决上述问题,更需要科教融合的理念发挥重要作用。电子信息类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直接而且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内容应更侧重于信息产业相关度较高的应用型课题,以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开发型课题为主【;教学内容也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工程实践中将“科”与“教”二者有机统一”。从科研方面来看,由中图分类号:安鹏基金项目:浙江省年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作者简介:安鹏,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设计、数据采集及信号处理,甤。第年üこ萄г旱缱佑胄畔⒐こ萄г海憬
万方数据
计算机教育科教融合应用模式研究基于科教融合理念的改革实践于面向的是信息技术产业,在快速更新专业知识的同时,可将相关的技术反馈到教学工作中,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时性与有效性;从教学方面来看,学生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切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对解决上述问题有着很强的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定位与需求,学生培养分为课堂学习、自主学习与企业学习霾忝妫。课堂学习在课堂学习中,要明确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作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同时贯彻至每一门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课程绕涫亲ㄒ凳导嗫程柚茫R员喑躺杓评唷⒂布橹ぜ吧杓评课程为主,如嵌入式系统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等。这类课程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但更多的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因此实践部分需要有相应的工程项目案例作支撑。教师的信息类科研项目与专业知识的发展往往密切相关,因此可将教师科研项目的技术提炼出来,封装成为课程所需的项目,这对教学改革的促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用处,同时在提炼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又可以对原有的科研项目进一步挖掘与改进,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自主学习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不能完全放任学生随意发挥,因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宏观把握和具体实施都不具备良好的经验支撑。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是没有方向时及时给予辅导,还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关系更为密切,搭建出师生之间互动的桥梁。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前进入科研训练环节,甚至开始创业,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较其他专业更高,因为其所接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产品结合非常紧密,较容易从学校走向社会,不管从事技术、销售或
DF信号源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