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后反思 】是由【小果冻】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后反思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触很多,关于学生的、自身的和新课程标准的,好的或者不好的。简单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生活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获取知识、追求和探索新问题、开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而对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最好的激发是诱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这节课上,通过创设一个完整的情境小浪底之旅,用新鲜的话题,美丽的风景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台。
关于范老师提到的此类情景创设有欺骗学生之嫌的问题,在设计课时,我也考虑到了,但只是觉得这样创设情境不太适宜,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样的情境对于天真、爱梦想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勉强奏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增加,会渐渐对此类假设性的情境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一点也是有待于改良的地方。
二、重视根底知识的形成和掌握,使教学目标落在实处。
一节课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是永恒的主题。在课改正程中,我们既要表达改革的根本思想,也要继承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到达根本教学目标。这节课中,展开局部主要采用算用结合,以用促算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如:首先电脑出示学生去小浪底游玩的热闹场景,给出每个班的人数和船的限乘人数,引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2页
三、充分把握学生,提出多种预设。
算法多样化是课改倡导的新理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所以课前我把学生可能会用的口算方法列出来,这样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引导。如在教学37+38的口算方法时,由于学生方法比拟单一,我又补充一种我自己认为比拟有价值的方法37+40-2,学生又类推出了40+40=802+3=580-5=75的方法,这对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还有一些问题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在计算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两班的总数之后,得出此方案不可行,我设问:那我们该怎么乘船呢?我以为学生会重新设计方案,但一局部学生马上说从二年级的75人中抽3人和一年级坐同一条船。学生能想到这种方法有点出乎意料,我觉得提出这种方法的学生比拟善于动脑思考问题。
这节课上除了以上这些情况外,还有一些问题,如: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研究等。我觉得这些与自身素质有关,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第3页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首先创设情境,以买东西为背景,让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另一道是进位口算,由易到难,,我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但是教材是否更强调把数字分开来计算,因为我在备课手册上看到的都是拆数这种方法,而我在教学中遇到学生用笔算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的形式来进行口算(而且绝大局部学生是这样算的),这样是否容易出错,是否属于口算,,找出适合自己的算法就无可厚非.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