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开封禹王台旅游风景区导游词.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河南开封禹王台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是由【大于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河南开封禹王台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河南开封禹王台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现在我们抵达有千古名园美誉的禹王台风景区参观旅游。
禹王台风景区位于开封市的东南隅,占地面积400亩,是一
个古典园林式的公园,园林布局是以名胜古迹古吹台为主景,以
五大植物园:樱花园、牡丹园、芳春园、石榴园、科普园为主体
的文化休憩公园。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开封出名的名胜古迹-
古吹台,已经经历了25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什么叫古吹台呢?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双目失明的音乐
家名叫师旷,他的音乐成就很深,是晋平公驾下的一名乐师,他
经常在这座高台上弹奏乐器,人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这座高台叫古吹台。到了明朝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由于黄河泛滥成灾,人们饱经水灾,谈水色变,为了纪念历史上治水有功的大禹,改古吹台为禹王台。
现在古吹台上所存的建筑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整座建筑,都拥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我们看到的这个四柱三门式的木牌楼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清代的乾隆二十七年,牌楼上“古吹台”三个大字是清代河南巡抚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随我到古吹台上参观。第一我们看到的这座楼叫御书楼,是为了供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为大
禹治水亲笔题写“功存河洛”匣额而建筑并得名的,各位可以到御书楼上欣赏清代康熙、乾隆二帝的塑像和书法。第一组塑像是“康
熙御书”,说的是康熙皇帝在古吹台上为大禹治水题写“功存河洛”
匾额落款时的情况。在此康熙还题写了“嵩高峻极”、“灵渎安阑”、
“昌明仁义”三个匾额分别赐于河南各地。第二组塑像是“乾隆吟
诗”,说的是清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巡幸河南,抵达开封古吹台时写下一首五言律诗的情况。在禹王台的后边,专门建有刻着这首言律诗的御碑亭。
御书楼下还保存着可贵的康有为书法石刻。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又是保皇党领袖,除了政治上的作为以外,其书法自成一体,还是一位出名的书法家。我们现在来看看他的书法杰作,这十块石刻是康有为在1923年应河南省督理张子衡的盛情邀请抵达开封,在为他饯行的酒宴上即席挥笔,写下此诗以作纪念的。我们现在欣赏的诗、书都是康有为的愉悦之作,也是碑刻中的珍品。
看过御书楼的碑刻,请大家到师旷祠参观。请看这个神态自如、跪坐抚琴的塑像,就是从前在古吹台上弹奏乐器的晋国盲人
音乐家师旷。师旷音乐技艺特别全面,可以弹奏各种乐器。《》中记录,师旷给晋平公抚琴,引来玄鹤起舞,天地动
容,《》中记录“师旷之聪,合八方之调”,说他有鉴识八方风乐调的才能。他还是一个优异的作曲家,听闻古曲极品《阳春白雪》东曲就是师旷所作而留传下来的。春秋时期,开
封是魏国南部边境的一个小镇,当时叫仪邑,仪邑的百姓们为了
纪念师旷,就把他经常弹奏曲子的地方叫“吹台”,年久代远,吹
台已成为远古之事,人们就把这座台子叫作“古吹台”。
走开了师旷祠,我们进入禹王台的主殿--禹王庙。禹王庙是
为了纪念古代治水有功的大禹而修建的,它初建于明朝嘉靖二年
(公元

1523

年)。东展室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像,

西展
室是大禹治水成功后亲笔书写的文字--夏禹碑以及夏禹碑的译文和白话文。中间的这座禹王殿是古吹台之上的主体建筑,里面所立大禹塑像原来是一座八尺高铜像,铜像在1927年被毁,现
在的这个塑像是1981年7月浙江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依照大禹陵
的塑像原样制作的,像高5米。殿内东西两侧是大幅仿汉代的砖雕壁画,内容是大禹治水图和治水完工今后的庆功图。殿内后墙
壁上四块石刻为大禹碑原碑,是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河南巡抚刘树棠刻制的,其碑文主要内容是歌颂大禹治水的功名盖世。
大殿西侧院是水德祠。水德祠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奉祀自战国时期至清代的38位治水有功者,各立牌位。改建后的水德祠内新增雕塑三尊,中间的这也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起,东边的这位是元代人贾鲁,西边的这位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水德祠中所奉把的38位治水有功者,大多数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学家,都是从前对治理水灾做过贡献的人。东西
两侧排放着38位治水有功者的牌位,其中包括战国时期两位、汉代七位、明朝七位、清代七位。水德祠充分反响了饱经水灾的开封人对治水有功者的颂祷和。
大殿东侧院是三贤祠。三贤祠建于明朝(公元1517年);是明朝河南巡抚毛伯有感于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同登吹台
饮酒赋诗而专门建筑的。主殿有“三贤相聚”塑像,反响的是三位
诗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况。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
噪一时的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冲犯了杨贵纪,被解
除了翰林职位。他东下洛阳,结交了杜甫。两位大诗人神交已久,
相见恨晚,便相偕沿着黄河游览,饱览锦绣山川。初夏时,他们
抵达开封,在开封又遇到了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文
坛三杰,风云际会。这两组塑像反响的是三位诗人来古吹台上饮
酒赋诗的情况。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了《梁园吟》,杜甫写下了《遗
怀》,高适写下了《古大梁行》。接下来是“千金买壁”和“十载客梁
园”两组塑像。
第一看第一组“千金买壁”。相传三位诗人在古吹台上饮酒赋诗走后不久,一位隆重俊秀的姑娘宗小姐抵达古吹台上,当她看到李白写在白墙上《梁园吟》那首诗此后,被那龙飞凤舞的书法深深吸引,姑娘为了保住墙壁上《梁园吟》那首诗,就拿一千两
银子买下了那堵墙,这就是“千金买壁”的故事。当李白知道“千金买壁”这件事此后,对宗小组仰慕不已,于是杜甫和高适他俩亲自到宗小姐家登门做媒,使李白和宗小姐喜结良缘,这件事情当时
惊动了整个古城。后抵达了明朝,人们在李白所写《梁园吟》那
堵墙的旧址上建立了三贤祠,以示他们不朽诗作以及对他们之间
深情厚谊的纪念与歌颂。
下面请到最后一个古迹景点“碧霞元君祠”参观。碧霞元君
祠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碧霞元君又名泰山老母'据
说她是在泰山上修炼成仙的道门女神,被天神封为天仙玉女碧霞
护世弦济真人。开封周边黄河,古代经常闹水灾天灾,人们在这
里修建碧霞元君祠供奉泰山老母,以求助于她的神灵,赏赐开封
风调雨顺,五谷丰产;生男育女,人丁兴隆。自然,这只能是一
个美好的梦想,万里黄河,给沿黄人民带来了无数劫难,只有在
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才驯服下来,造福人类。

河南开封禹王台旅游风景区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大于振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