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甘肃小铁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是由【彩屏】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甘肃小铁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矿产资源
Mineralresources
甘肃小铁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郭恒恒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甘肃乓)
摘要:小铁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秦祁昆造山系之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白银厂裂谷东延部分,区域成矿条件良好,
属于白银厂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矿体多层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出,赋矿岩石主要为细粒石英角斑质凝
灰岩及石英角斑岩,从矿体上盘至下盘具有“绿泥石化带→硅化—绿泥石化带→硅化—绢云母化带→绢云母化带”的蚀
变特征;矿床的控矿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火山机构,二是火山岩建造。
关键词:铅锌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围岩蚀变;小铁山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65()06-0066-2
Ge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dore-controllingfactorsofXiaotieshan
lead-zincpolymetallicdepositinGansuProvince
GUOHeng-heng
onrrousmelsgeololetionbureauZhangyemineleratiostitute,Zhgye734000,China)
Abstract:TheXiaotieshanPb-ZnpolymetallicdepositislocatedintheeasternextensionoftheBaiyinchangriftinthe
NeoproterozoictoEarlyCambrianoftheQinqi-Kunshan
,
andtheore-bearingrocksaremainlyfinequartzkeratophyletictuffandquartzalltothe
eorebodies,thealterationchazon→icationtione
tion--sericitezon→neore-controctofdepoaspe
nism,theotion.
Keywords:lead-zlicdeposit;Geolcharacteristics;Ore-contrlroundingr
altetion;Smallironmoun
构造
山系之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白银厂裂谷东延部分,区域构造矿区及外围构造较发育,以北西向和北东东向构造为
复杂,构造—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同时,小铁主。其中,北东东向构造主要为断裂,分布在矿区南西侧,
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甘肃白银厂矿田内,与四个圈铅锌铜规模较小,倾角约60°。北西向构造以复背斜为主,核部岩
矿床、铜厂沟铜锌多金属矿床、四海沟多金属矿床、拉牌沟性为石英角斑质凝灰岩,两翼岩性石英角斑凝灰岩及细碧凝
多金属矿床等组成了与火山岩有关的多金属矿集区,显示出灰岩及角斑岩等,背斜轴迹基本一致,且与地层延伸方向一
区域巨大的找矿潜力[1]。基于此,本文对小铁山铅锌多金属致[2]。此外,由于区域构造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演化,导致
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进而总结了控矿因素,为进一区域各个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岩石普遍发育
步找矿勘查提供参考。较密集的片理,且片理总体走向呈北西向,倾向南西,倾角
较大,一般为70°,片理展布方向与层理基本一致。
1 岩浆岩
地层矿区岩浆岩极为发育,以大规模的海相细碧角斑岩类为
矿区出露地层较单一,以下志留统马营沟群为主,分布主,普遍具有较高的钠含量,以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为主,
咋矿区南侧,以角度不整合状展布在火山岩地层之上,岩性中性火山岩含量极少。小铁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赋存在距
以黑色砂质板岩、灰色变质砂岩以及凝灰质千枚岩等为主离火山口较远的石英角斑质碎屑岩中,矿体产状与围岩展布
(图1)。小铁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区域火山喷发中心形成基本一致。与铅锌铜多金属矿有关的石英角斑质碎屑岩距离
的背斜南侧,其赋矿岩层主要为石英角斑凝灰岩,夹有少量火山通道的直线距离一般不会超过500m。矿区内次火山岩
的千枚岩、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等,赋矿岩石在走向上变相多呈透镜状、岩珠等分布,延伸长度相对较小。同时,环
化较大,矿区东侧含矿岩系厚度较稳定,变化小;向西逐渐绕酸性火山岩分布不同发育程度的绿泥石化、硅化和绢云母
变化为石英角斑凝灰岩、千枚岩等,且厚度逐渐变薄。矿区化等。
地层总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迹线展布方向
一致。2 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特征
小铁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为一隐伏矿床,含矿岩石为
细粒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及石英角斑岩。矿体下盘为顺层产
收稿日期:2021-03
出的石英钠长斑岩,上盘为绿泥石片岩或者凝灰质千枚岩
作者简介:郭恒恒,男,生于1989年,汉族,河南永城人,本科,助理工
程师,研究方向:矿产勘查。等;,宽30m~100m不等,矿化带最宽
66世界有色金属2021年 3月下
万方数据
矿产资源
Mineralresources
1-下志留统马营沟群变质砂岩、凝灰质千枚岩;细碧凝灰岩及角斑岩;碎屑—泥质沉积岩;石英角斑凝灰岩;石英角斑质凝灰岩;
火山杂岩层;地质界线;8-角度不整合界线;断层;1复背斜;11-矿床(点);12-块矿体
图1区域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a)和区域地质简图(b)(底图据梁婉娟等,2016)
约200m。铅锌铜多金属矿体以似层状、脉状或者透镜状为铜矿体及浸染状铜铅锌矿关系密切,多以硅质条带(石英脉)
主,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具有分枝复合、膨大狭缩现象;矿区沿片理面贯入,或以豆荚状石英斑晶赋存在岩石片理中,但
内初步圈定铅锌铜多金属矿体十余条,总体上可分为3个主单一的硅化对找矿指示意义不大;绿泥石化在矿区内也较
要矿体和9个次要矿体。在空间上,矿区东侧矿体埋藏较浅,发育,与黄铜矿关系密切,多发育在矿体中或者临近矿体区
矿体距离地表约10m~50m;矿区西侧矿体埋深较深,据地域;绢云母化产出形态可分为两种[3]:一为小片状绢云母,
表约350m~400m;总体上矿体的埋深约为1950m(标高),该类绢云母多分布在远离矿体的绢云母化岩石中;另一种
且矿体总体上向西侧伏。矿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倾向南为大片状或者集合体状绢云母。空间上,近矿围岩蚀变从矿
西,矿体产状与赋矿岩石的片理产状基本一致。体上盘至下盘具有如下变化特征:①绿泥石化带,多位于矿
矿物组成特征体上盘,宽约2m~50m;②硅化—绿泥石化带,多分布在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体下部的浸染状矿石附近,宽约2m~50m;③硅化—绢
矿等,另含有少量的黝铜矿、磁黄铁矿、辉铜矿、辉铋矿、斑云母化带,分布在浸染状矿体下部,宽约10m~20m;④绢
铜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绢云母、方解石、重晶石等为主,云母化带,多伴随硅化出现,一般出露于硅化带下盘,宽约
另含有少量的绿泥石、石膏、钠长石等。其中,闪锌矿主要10m~50m。
为它形粒状或者集合体状,多交代早期形成的黄铁矿、黄铜
矿等矿物,常与方铅矿伴生,多呈乳滴状;方铅矿在矿石中3 控矿因素分析
含量较多,常与闪锌矿共伴生,以它形粒状或者集合体为主,小铁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为海相火山喷流型矿床,其成
与闪锌矿一起交代黄铁矿;黄铜矿呈铜黄色,多为半自形—矿过程与火山机构和火山岩建造关系密切,即该类矿床的形
它形粒状晶,多充填于黄铁矿裂隙之间,常被被方铅矿、闪成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根据矿体空间赋存部位,矿区内的
锌矿等硫化物交代溶蚀。原生矿体主要赋存在火山岩与沉积岩层之间的界面处,且矿
矿石组构体靠近火山岩一侧;同时,矿体顶板多为强氧化环境的酸性
矿石结构以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为主,另见少量的固溶岩类,而矿体底板以强硅化和石英脉等为主。因此,小铁山
体分离结构和压碎结构。其中,结晶结构主要为半自形粒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火山
结构、它形粒状结构和少量的自形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以机构,主要指的是次火山机构,其海相火山岩机构是矿床形
交代残余结构为主,主要指的是黄铁矿被方铅矿、闪锌矿等成的主要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二是火山建造,细粒石英角
交代溶蚀;固溶体分离结构多以乳滴状结构为主,表现为闪斑质凝灰岩及石英角斑岩是主要的赋矿岩石。此外,沉积岩
锌矿等中常见乳滴状黄铜矿固溶体;压碎结构多为黄铁矿与火山岩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了典型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成
等收到压力后,出现轻微的碎裂纹或者呈碎屑状、角砾状等,矿地球化学障,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裂隙中多充填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硫化物。
围岩蚀变
小铁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一隐伏矿体,其近矿围岩蚀变[1]赵国斌,杨合群,任华宁,
较为发育,在平面上呈条带状产出,而在倾向上呈板状延伸。讨[J].地质学报,2016,90(10):2863-2873.
[2]梁婉娟,严光生,李景朝,
矿床地表的围岩蚀变相对不发育,而向深部逐渐增强。矿区
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35(02):317-327.
内的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3]杜泽忠,梁婉娟,甄世军,
化、重晶石化、黄钾铁矾化等。其中,硅化普遍发育,与块状石特征及找矿意义[J].矿床地质,2014,33(S1):1003-1004.
2021年3月下世界有色金属67
万方数据
甘肃小铁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