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陇县实习报告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陇县实习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今年暑假7月13号到7月17号我们地理科学三班与地理教育专业的同学在卫教师宇王教师的带着下在陇县进展了为期五天的实习,实习期间在教师的具体介绍下,我作为一个陇县人对陇县的地貌土壤水文等都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使我们将学到的学问应用与实地中,对学问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加深了记忆。
实习行程
7月13日:城隍庙、药王洞、香山寺、电视塔
7月14日:千河沿岸、小沟村、纸沟村、河沟水电站
7月15日:陇县气象局
7月16日:景福山区龙门洞、女子防雹队
7月17日:关山草原外围、秋菊山庄、段家峡水库
陇县简介
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陕西省宝鸡市西北。东临千阳,南接陈仓区,西北部与甘肃清水、张家川、华亭、崇信、灵台五县毗邻。宝中铁路和204省道贯穿全境,为陕、甘、宁“三省通衢”和边贸重镇。地处渭北高原西部边缘地区〔关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海拔2466米,。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千河、北河等。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600毫米,℃。矿藏资源主要有煤、大理石、陶土等。宝汉高速、212省道大路和宝中铁路过境。
地质地貌
陇县是一个地貌类型多样,地形裂开简单的少数县之一,它位于关山和渭北高原西部的千山之间,其县城坐落在千河谷地的中部,总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全县有大小山头3429
座,大小沟道1746条,主要河流四条,四条河的主要支流64条,其中最大的千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斜贯县境中部,其余三条分别流向南、北,穿插切割,自然形成山岭重叠,沟壑纵横,梁峁谷坡,彼起此伏的简单地形。这些简单多样类型的形成,是各种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地质条件,其次是气候及其它外营力等。陇县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系统代表着不同的构造形式的综合,境内可分为五个地貌单元:千山低山丘陵、黄土梁沟壑区;合谷阶地区;关山山区;六盘山丘陵山地区;景福山区。
城隍庙四周的黄土层
城隍庙〔34°54´N106°51´〕
于北坡途经药王洞的城隍庙四周该地区黄土沉积地貌典型,从地形剖面总体来看黄土岩性为红黄色,构造致密而坚实,呈块状,大孔隙少,成分以粉砂为主,粘土含量高。夹有数层红棕色、褐色埋藏古土壤,钙质结核成层分布,多呈放射状空洞。依据黄土积存环境的不同,可将我国黄士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世,相当于第
一次冰期,气候比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积存;中更世,发生其次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积存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世第三次冰期,气候
更加干寒,积存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进入全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裂开地表。宝鸡黄土属于第四纪形成属于马兰黄土。
药王洞
陇县药王洞在陕西省陇县城北约二公里处的北坡村后。始建于唐代,初名谷神观;元代马丹阳曾隐居于此,修道传教,行医治病,影响颇大,故而时人改称丹阳洞;清代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均有修缮与扩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杨虎城将军来陇县视察,曾巡游此道院,后助资修理并扩建道院局部殿宇。解放后道院屡次得到政府的拨款修理。现存主要的建筑及景观有玉皇殿、药王殿、纯阳阁、斗姥洞、土地洞、丘祖洞、丹阳洞等,依山傍水,递次而上,苍柏葱郁,翠竹嫩绿,洞宇错落,殿堂辉煌,环境雅致,风景宜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道院传统的庙会日。
香山寺〔34°52´24“N106°52´36“〕
陇县香山寺,立位县城以北,寺庙建立山的半山腰,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唐盛时统称三院寺,
为开元寺的下院〔弥陀寺〕香山寺现有大雄宝殿、卧佛殿、倚山凿洞供人观音菩萨、文洙、
普贤、地芷菩萨、寺内楼阁、亭台依稀可见当时唐盛时期的壮丽,精巧的建筑更是露出皇家的大家风苑。
寺院位于纳河之阳,群山之中,左依东阳,泉雨之凝阳,又是左邻翠椎葱郁之药五洞与香山寺上下互望和吴狱五峰遥遥对峙,府腻县城全城一贤无遗,风景朗气象雄浑,登此倾听晨钟暮鼓,使人澄怀静虑,烦嚣一清,为教内凉快世界。
从千河沿岸到小沟村垂直距离表达了陇县的三级阶地,1到3米为第一阶段,3到5米为
其次阶地,5米往上为第三阶段
陇县气象局
陇县气象局成立于1956年,原为国家一般站,2023年被中国气象局批准升级为国家一级
站,内设机构有:办公室、业务股、防雹办、防雷站、气象科技效劳部,担负县境内的气象探测、天气预报、人工防雹增雨、雷电灾难防范、气象信息及资料效劳、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专题专项气象预报效劳、航空、水情气象效劳,以及法律赐予的气象行政治理等职能。
宝汉高速沿线原始剖面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对下挖掘所暴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两米以内。土壤垂直断面中土层〔可包括母岩〕序列的总和。通常由人工挖掘而成,供观看和争论土壤形态特征用。因修路、开矿或兴修水利设施时显露的土壤垂直断面称自然剖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假设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构造、生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一样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挨次及变化状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土壤剖面各发生层次的形成:成土过程中,原生矿物不断风化,产生各种易溶性盐类,含水氧化铁和含水氧化铝以及硅酸等,并在肯定条件下合成不同的粘土矿物。同时通过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产生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在降雨的淋洗作用下引起土壤中的这些物质的淋溶和淀积,从而形成了土壤剖面的各种发生层次。景福山原始剖面形成于震旦纪,属薄层灰岩
龙门洞〔35°02´“N106°40´“E气压849海拔1473〕
位于陇县西北陕甘交界处的景福山麓北侧,古名灵仙岩,龙门洞是六盘山南段景福山的一局部。它是省级对外开放道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森林公园。它始于春秋,建于西汉,盛于金元,是道教龙门派圣地,以“奇、险、幽、古”为特色,有“其次华山”之称,位史载元代道教“七真人”之一丘处机在此栖居7年,创立了道教“龙门派”,后世将其
特有的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奇异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自然人文景观,是陕甘宁地区久负盛名的道教名山和旅游胜地。龙门洞所在的山体,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山上林木葱郁,奇峰景秀,溶洞密布;谷中溪水奔涌,跌流激荡,潭函水深。洞中有潭,潭中有洞,洞洞设仙,潭潭传龙。殿阁楼台依山从水,借势成景,画栋于峭壁之上,飞檐自溶洞叠出,栈道凌空,云梯垂悬,鬼斧神工。加之摩崖壁画、磐声鸟鸣,故事传奇的点缀,使风水宝地平添几分玄妙和灵气。有语赞曰:“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峨嵋之秀、五台之幽、麦积之奇,尽集于龙门。”言虽过及,但龙门胜景由此可窥其一斑。1992年被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省级森林公园,1994年,龙门洞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对外开放旅游点,近年来,
游客剧增,成况空前。
女子民兵防雹连
由于陇县南依秦岭,北靠六盘山,陡峭的关山南北横穿县境,是冰雹的多发区和重灾区,
年降冰雹达10次以上。为了减轻冰雹给全县人民带来的损失,保护庄家,1974年5月,48名平均年龄只有17岁的女青年主动请缨,参与了女子民兵防雹连。12个炮点坐落在荒无人烟的12座高山之巅,5人一个炮点,靠一门高炮、一口铁锅、两间土坯房安营扎寨。自1974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以来,先后有1500余名女性作业民兵参与到防雹增雨的队伍中,有效实施防雹作业300余次,累计放射人影炮弹8万9千余发,火箭100余枚,极大程度减轻雹灾带来的经济损失,为陇县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奉献,被群众赞誉为“当代花木兰”、“农业保护神”。还先后被总参、总政表彰为“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命名为“女子英雄防雹连”,被兰州军区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省市妇联等单位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三八红旗集体”、“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她们为陇县人民悄悄奉献,多年来为全县挽回巨大财产损失,并且在陕西省宝鸡市“2023影响宝鸡出色人物系列评比活动”中被授予
“2023影响宝鸡闻人物集体”荣誉称号。
关山草原
位于宝鸡市陇县西南部,距宝鸡市区134公里、西安市300公里,是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以高山草甸为主体的具有欧式风情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有自然林104万亩,草地35万亩,海拔2200米,℃。景区荟翠山峦、槽谷、森林、草原、天象和气候等多种自然景观,春秋相联,长冬无夏,是人们饱览欧式草原风光,骑马射箭,避暑度假,修闲健身,旅游观光的绝胜佳地。
气候受垂直地带性地理条件的影响,冬春无界,夏秋相连,有“关山六月寒凝霜”的写照。自古以秦非子养马而著名于世,为陕关山草原人间仙境关山草原人间仙境,西最大的林牧区,我国内陆中东部地区最大和唯一的自然草原。
段家峡水库
位于陇县曹家湾镇,距县城14公里,湖水面积90多万平方米,是全县最大的人工湖,也是全县唯一湖泊旅游资源。段家峡水库是一个县办中型自流灌区,灌区
关山景区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由山势浑圆的峰丘、梁脊、宽谷、缓坡构建出景区的景观骨架;由连片的林木和草甸草地构成景区的景观主色调;由潺潺溪流和清亮潭池构成景区的景观脉搏;由蓝天白云以及各种天象构成景区的景观衬托;由清爽的空气和凉快宜人的气候构成景区的景观气氛。
主要有水库枢纽、总干渠、渠首引水枢纽西北干渠和田间工程组成。距县城15公里,,是一座以防洪浇灌为主的兼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陇县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