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管理心理学 】是由【Fang_xi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管理心理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Document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管理心理学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69
课程名称管理心理学
评阅教师
第1次任务
共4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管理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1(个体心理与行为)
10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年,闵斯特伯格出版了着作《心理学与工作效率》,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该书系统地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
—1937年,周先庚在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与陈立合作,在北平南口机车厂进行了关于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的调查研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摸索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途径。这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心理实验研究。
,思维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他认为个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
,是由认知、情感与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的。
,所谓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
《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着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一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0二、单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都不给分,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写进表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D
B
B
B
D
C
C
1、1958年,()出版专着《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2.()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被研究者心理与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浅蓝或浅绿色,可以削弱对比,以减少视觉疲劳。这是利用了感觉的()。
()
5.()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6.()提出了ERG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存在三类核心需求,即生存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
7.()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8.()是微弱、持久、具有沉浸性的情绪状态。其主要特点是渲染性和弥散性。
,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10.()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10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分):
,桑于1924—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屋电器公司进行的。(╳)
。(√)
,提出态度形成包括顺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
-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
。(√)
。(╳)
。(√)
。(╳)
,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
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
16四、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16分)
答: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答: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职业人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
答:通过工作本身所能提供的某些因素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内在性激励又可分为工作活动本身的激励和工作任务完成的激励。
答:情绪劳动多存在于情感密集型行业,是指劳动者为了获得一定的报酬而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以营造出公众可以观察并接收的面部和身体上的动作表现。
22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答:(1)人是社会人,应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人的积极性;
(2)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
(3)组织内部存在非正式群体;
(4)新型领导的能力在于:通过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来提高生产效率。
答: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据此,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哪七个方面
答: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人格完整。
5)自我评价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较好的社会适应。
·戈尔曼认为情商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1)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
2)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3)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
4)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
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0六、案例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
,但公司总裁仍为公司各级员工之间勾心斗角而忧虑。调查表明,80%的公司员工曾经因工作不和而烦恼。许多员工抱怨他们没有得到关怀,不知道公司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工作绩效如何。在该公司,工作职责划分不太明晰,这导致内部竞争十分激烈。管理人员常常分配给员工太多的任务并要求按时完成。那些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的员工晋升很快,其他人则常常离职。平均来说,每人在一个职位上仅仅工作18个月。除离职率高外,管理层还过分强调短期效果。快速晋升的允诺吸引了不少有抱负的年轻人,但大多数人在公司呆不长久。大家都说,公司有许多职位,但鲜有事业。面对员工的抱怨,总裁要求各级主管要为下属提供更多的绩效反馈,并要求表现出对下属利益与成长的真正关心。公司今后将告知每位员工有关晋升的具体标准与途径,管理人员的晋升与工资也将部分取决于他们指导和培训下属的情况。此外,公司要求各级主管认真评估员工的绩效,及时反馈给员工,并详细解释奖金分配的依据。
问题:案例中公司员工的工作压力来源有哪些
答:(1)人际关系压力:各级员工之间勾心斗角;
(2)管理制度和领导方式带来的压力:一是组织沟通渠道不通畅带来的压力,例如员工不知道公司正在发生的事情,缺少工作绩效的评价和反馈;二是领导只关心工作任务,对员工关心不够,许多员工抱怨他们没有得到关怀;三是管理层过分强调短期效果,缺乏长远规划。
(3)工作角色模糊带来的压力:工作职责划分不太明晰,导致内部竞争十分激烈;
(4)工作负荷与时间要求带来的压力:管理人员常常分配给员工太多的任务并要求按时完成。
(5)职业发展带来的压力:离职率高,对于不能完成任务的员工常常离职;员工的晋升渠道不够公平、公开。
。在学习经过不少组织的面试后,她接受了一家公司(全国最大的会计公司之一)的一个职位,并被派往波士顿的办事处工作。玛丽对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颇为满意:在名声显赫的大公司工作;拥有一份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工作中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获得重要经验,并拿到了会计专业毕业生所能得到的最高工资水平——去年的月薪是4550美元。不过,玛丽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她富有进取精神,表达能力也不错,所以获得相应的薪水也是受之无愧的事情。
玛丽加入公司已经12个月了,工作像她希望的那样具有挑战性和令人满意。雇主对她的工作表现也极其满意;事实上,近来她刚刚得到200美元的加薪。但是,她的动机水平却在最近几周里大幅下降。为什么呢她的雇主新近聘用了另一位州立大学的毕业生,此人比玛丽少一年的工作经验,但工资却是4800美元,比玛丽现在的工资还多50美元!除了愤怒之外,用其他任何词语都难以描述她现在的心情,她甚至说要另找一份工作。
问题:
答:因为玛丽得知另一位新入职的员工工资比自己还多50美元,这让她感觉到不公平,由此降低了动机水平。
亚当斯认为,人们有一种保持分配上公平感的需要,员工的公平感将直接影响其工作动机。他提出了激励的公平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公平性对个人积极性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一方面员工所得的绝对报酬(即实际收入)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员工的相对报酬(即与他人相比较的相对收入)也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亚当斯提出了公平关系的公式:
OA/IA=OB/IB
I(input)表示投入,指个体对组织的贡献,如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其他无形损耗等;
O(output)表示产出,指个体从组织中得到的回报,如薪金、福利、获得的赏识。
当OA/IA=OB/IB时,AB两者所得相等,两者都会感觉公平、满意;
当OA/IA<OB/IB时,A会由于报酬过低而感觉自己受得了不公平的待遇,产生不满意感。
玛丽正是将自己的所得和收入与另一位新员工的所得和收入做了横向比较之后,产生了不公平感,从而降低了动机水平。
为了避免员工出现不公平感,公司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制度一套公正、透明的绩效考核办法、体系。
(2)加强交流,增进员工相互之间的了解,引导大家换位思考,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倡轮岗,增加不同岗位的体验。
(3)正确引导,避免互相攀比。
以下老师填写:
得分:98
评阅时间及评语:细心点,准没错。
课程名称:第1次任务评阅教师:戴菊伟
管理心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