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文化名城
韩城
历史文化
韩城古称“龙门”。陕西省所辖的副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关中盆地东北隅。[1] 1983年10月撤县设市,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现在是陕西省计划单列市,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人口40万。
韩城历史文化悠久,有着党家村,司马庙,梁带村古墓遗址,文庙等多处历史产物,有着其独特的方言,有着美味的小吃。。。。
明清古村——党家村
韩城党家村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方向,距城区九公里,,,主要有党、贾两族,320户人家,1400余人,建村距今约670年历史。距今已逾600年的韩城党家村古建筑村落已被列入“国际传统居民研究项目”中,陕西省已将党家村列为“历史文化保护村”。
村中有建于600年前100多套“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暗道、风水塔、贞节牌坊、家祠、哨楼等建筑以及祖谱、村史,被专家称为东方人类传统民居的活化石。村中街道有“井”字、“T”字、“十”字形格民青石铺路房屋建筑多为“四合院”、“三合院”。[20]
走进党家村,那古老的石砌巷道,那形式多样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那考究的上马石,庄严的祠堂,挺拔的文星阁、神秘的避尘珠、华美的节孝碑与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无不向人们诉说着党家村往日的兴盛与辉煌。
那些精美奇巧的门楣、木雕、砖雕、与壁刻家训使人们在欣赏赞叹之余又受到中国儒家传统人文思想的教益,真实地感知,感受到做人作事的哲理。
城墙、看家楼、泌阳堡、及夹层墙哨门等攻防兼备古代防御体系,是党家村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体现出在战乱年代有钱的党家村人当时的心态。
风追司马——司马迁祠
看山看水独坐
听风听雨高眠
客去客来日日
花开花落年年
司马迁祠我们俗称司马庙,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其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一生只写了《史记》。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他因为“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此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公元前87年,司马迁逝世。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终年56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韩城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