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高考知识点
一、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调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它是一种预防式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
二、真正的健康
什么是健康?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概念
根据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观点,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
四、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主要有以下10条:
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
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完善自我:能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人格。
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且理想与目标切合实际。
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五、心理健康对于成长的意义
六、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1、心理分析疗法
(1).心理分析疗法,又叫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
(2).如何运用心理分析法来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即尽情倾诉积郁心中的烦闷和内心矛盾,释放心头的重负,恢复心理平衡。例如:大哭、听音乐、倾诉等。
:即分析潜意识中的矛盾和冲突,领悟到自身的心理病因与症结,消除病因,治愈心理疾病。一个人无论做出多么不符合逻辑,甚至是荒诞可笑的行为,背后都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能明白自己这些行为背后潜在的驱动力是什么,就能更深入地认识和把握自己。
:是通过语言、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分为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
2、行为疗法
(1).行为疗法,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原则,对个体进行反复训练,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
A
心理健康考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