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
季羡林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2009)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他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季羡林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季羡林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词语积累
生疏琐事溺爱
肃然起敬万象更新
孤苦伶仃相依为命
不以为然家徒四壁
浑浑噩噩习以为常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
第二部分(2-13):写我童年的生活。
第一层(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回忆童年在家乡的生活。
第二层(11-13):离开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课文感知
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作者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合作探究
作者开篇即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我的童年》课件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