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教学设计
兰州皋兰县忠和忠和学
一、单元概述
《有理数及其运算》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本章节是在学生小学已学过的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展开的。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本章内容展开的大致线索是:进一步认识负数,建立有理数的概念→探索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并运用法则进行计算→运用有理数和有理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中的最基本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基础,这个基础打不好,势必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实践证明,在有关代数式的进一步求值、计算、证明以及解方程时变形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是因为有理数运算不熟或出了差错引起的。还有,有理数的运算律,也是代数式运算的依据。因此,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应该成为本章教学的重点。所以,本章节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学生刚刚接触代数,对于负数绝对值的理解感到困难,常常会出现符号错误,如混合运算中省略加号的代数和、学生在遇到连续两个“+”号或两个“-”号时的符号问题,这是学生经常且容易出现的错误。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探索未知的事物,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质疑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已初步形成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氛围。因此,课堂内外可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与创造。但因为这个年龄的学生心智发育还有待完善,学习方法的掌握应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其学习行为需要教师给予适时矫正与帮助。一部分学生由于在小学阶段学习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部分学生的学习惰性很强,需要在老师督促下完成。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有理数运算的意义和有理数运算律,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4)能运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6)了解近似数,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并自学地学习数学的习惯。
(2)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作业的态度,提高运算能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有理数有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正与负、加与减、乘与除的辩证关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分类思想。
(2)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抽象、归纳的数学思想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
1、有理数 1课时
2、数轴 1课时
3、绝对值 1课时
4、有理数的加法 2课时
5、有理数的减法 1课时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
7、有理数的乘法 2课时
8、有理数的除法 1课时
9、有理数的乘方 2课时
10、科学计数法 1课时
1

《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7-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