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物联网RFID技术
主讲:时云峰
RFID技术基础
RFID技术基础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技术基础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
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技术基础
3. RFID系统的组成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阅读器(Reader)
与电子标签(TAG)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
(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 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RFID技术基础
RFID标签分为被动、半被动(也称作半主动)、
主动三类。
被动式
被动式标签没有内部供电电源。其内部集成电路通过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驱动,这些电磁波是由RFID读取器发出的。当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可以向读取器发出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ID号(全球唯一标示ID),还可以包括预先存在于标签内EEPROM中的数据。
RFID技术基础
半主动式
一般而言,被动式标签的天线有两个任务,第一:接收读取器所发出的电磁波,藉以驱动标签IC;第二:标签回传信号时,需要靠天线的阻抗作切换,才能产生0与1的变化。
主动式
与被动式和半被动式不同的是,主动式标签本身具有内部电源供应器,用以供应内部IC所需电源以产生对外的讯号。一般来说,主动式标签拥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和较大的记忆体容量可以用来储存读取器所传送来的一些附加讯息。
RFID各部分工作原理
RFID各部分工作原理
射频标签就是含有物品唯一标识体
系的编码的标签。这种唯一标识体
系包括产品电子代码EPC、泛在识别号UCODE、车辆识别代码VIN、国际证券标识号ISIN、以及IPv6等等。
目前,可供射频卡使用的几种标准有ISO10536、ISO14443、ISO15693和ISO18000。应用最多的是ISO14443和ISO15693,这两个标准都由物理特性、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初始化和反碰撞以及传输协议四部分组成。
RFID各部分工作原理
RFID读写器/读写模块的核心部分
包括一个控制用微处理器和一个RFID基站电路。其构成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2章物联网RFID技术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