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内豆粕市场供需分析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内豆粕市场供需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国内豆粕市场供需分析
国内豆粕的供需分析对于豆粕现货基差的分析十分重要,可以说供需关系直接决定了豆粕现货基差的走势。但供需对于单边期货价格的影响力则相对有限,影响豆粕单边期价的因素很多,供需虽是其中重要因素,但不能忽视其余因素的存在,比如投机力量、机构套保持仓等,这些因素在很多时候会取代供需上升为豆粕期价的主要矛盾。
油厂豆粕库存也存在一定季节性规律,年内库存高点一般出现在7月份,主要因为春节后油厂开工率逐渐回升,而6、7月份的大豆进口也会达到年内高峰,春节后的需求则是缓慢恢复,造成油厂豆粕库存积压,库存的高点一般对应着现货基差的阶段性低点,今年这种情况格外明显。7-10月处于南美大豆上市晚期,美国大豆还未大量上市,此阶段大豆进口量出现季节性下降,与此同时7-10月也逐渐进入了国庆、中秋双节的备货时期,此时豆粕库存季节性下降,一般来说现货基差会出现一波反弹。11月份以后,随着美国大豆的大量上市,而春节备货尚未开启,豆粕库存重新进入累积阶段一直到年底,现货基差则再度偏弱。从近期现货基差走势可以看出,豆粕现货基差基本创出往年同期新低水平,反映出当前的供应压力非常大,同时我们也看到9月份以后豆粕期货价格是处于阶梯状爬升的态势,或者说期货价格不仅没怎么跌,反而还在涨,这就回到了我们之前回到的话题,目前的主力5月期价反应的是远期的基本面,市场对于远期市场还是比较看好的,理由在于对于南美大豆拉尼娜炒作的“期待”以及对于国内豆粕年度消费增速的继续看好。最近两年,豆粕基差贸易发展的非常快,尤其是今年,豆粕未执行合同量大幅高出往年水平。
沿海主要油厂大豆库存、豆粕库存、豆粕未执行合同量
数据来源:天下粮仓
沿海主要油厂大豆库存、豆粕库存、豆粕未执行合同量
数据来源:天下粮仓
豆粕1月基差
数据来源:wind
豆粕5月基差
数据来源:wind
豆粕消费量的季节性规律是比较明显的,2月份由于天数较少且多数年份有春节假期,消费量为全年最低谷,此后一路回升至8、9月份,进入国庆中秋双节备货的第一个高峰,10
月消费由于长假因素再度下降,11月以后再度进入春节备货期,消费回升,并于12月达到年度顶点。2017年1-11月豆粕表观消费量累计为6486万吨,%。
现货成交量的季节性并没有消费季节性那样明显,主要是围绕着春节,一般是春节后饲企库存较低会出现一波备货,再就是11、12月春节前会出现一波备货高峰。现货成交量大多是基差成交,也就是说饲企购买的大多是一个月以后或者是更远期的货,所以说现货成交量只能反映目前市场采购心态,基本上是跟盘面走势有关,盘面上涨采购量增加,盘面下跌采购量下降,这就是所谓的“买涨不买跌”,相对而言,提货量能够更好地反映下游需求。但提货量指标也有局限性,有时盘面下跌油厂胀库,会对下游“催提”,下游可能被动提货,这部分量也不属于真实需求。
豆粕表观消费季节性及现货成交季节性
数据来源:天下粮仓
全国豆粕成交量与提货量
数据来源:天下粮仓
另外还设计了一个指标用来表示豆粕的供需状况,就是豆粕的月度产量-月度成交量,每年的2、3月份也就是春节前后该指标都处于一个相对的低值,主要是由于春节前后产销均不旺。
2016年3月份该指标下降至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大幅低于过去3年同期水平,这说明豆粕可供应量非常低,4月份以后随着市场购销的逐渐恢复,此时豆粕可用库存偏紧叠加上阿根廷大豆的天气炒作行情,豆粕开始长达3个月的牛市行情。7月份以后该指标达到最高点,8、9月份连续下降,我们预计10月份该指标可能继续下降,豆粕的阶段性底部可能就出现在10月份,而美豆的收割低点出现在10月份的概率也很大。二者结合,我们认为10月下旬是布局豆粕多单的较好时机,后来实践证明这个结论是基本正确的,11月该指标进一步下降至负值,11月中旬开始豆粕再启一波涨势直至月底。进入2017年,这个指标并没有出现2016年的极低值,今年只出现了一波幅度可观的行情,也就是6月底7月初的那波仅持续了10个交易日的上涨行情,当时国内豆粕并不缺货,指标处于高位,豆粕上涨完全是受到美豆突然暴涨的带动,在美豆炒作后续乏力之后,豆粕价格也逐渐回归供需基本面,逐步下探,8月份以后该指标逐步下行,豆粕也开启了震荡上行之路。
豆粕月度产量与成交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全文完-
国内豆粕市场供需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