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俞正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提到, 塘约精神还是不简单,还是要发扬。发现这种典型,然后鼓励这种典型。
一群大雁在飞行中,总有一只大雁领头,才能更好的找到方向;一个村的发展需要一群人带头,这群人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这群人中又需要有一个人带头,像领头雁一样,这就是我们的支书。塘约村的支书,就像这只领头雁一样,带领塘约党员干部、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奋斗,我们每个村都需要这样的支书,需要这样的领头雁。
村支书要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一个好的支书,要像领头雁一样,对全村的发展有一个宏观的思路,规划好全村发展道路的方向,带领大家到达目的地,塘约村在受灾后,左文学支书就带领党员群众重新规划了发展的方向,通过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思路,建立土地流转中心,以党总支为领导的村级合作社,走集体发展的道路; 领头雁还要有大局观念,要掌握好飞行的速度,不能飞得太快,脱离雁阵,否则就起不到领头雁的作用了,也不能飞得太慢,混在雁阵里,也会失去领头雁的作用;左文学支书在塘约的发展中,稳中求胜,创新红九条除陋习,约束村民行为,逐渐改变村风陋习,一步一步推进塘约村的发展; 领头雁还要有奉献精神,领头雁在雁阵中消耗的力量最大,付出最多,但是他肯付出,左文学支书就像这只领头雁,全心全意为村民们着想,自己找项目,哪怕是生病了,也坚持在岗位上付出。
塘约的精神值得学习,塘约村左支书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需要领头雁,需要的领头雁,在这只雁累的时候,还有的大雁飞上前来,带领我们继续前行。
《塘约道路》心得体会2:
2017年12月10日,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塘约道路》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并引发激烈的讨论。会后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特别是两会期间,全俞正声对塘约道路高度评价:塘约是新时期的大寨,塘约精神还是不简单,还是要发扬,发现这种典型,然后鼓励这种典型。接着,3月31日,《贵州日报》头版头条以《给乡亲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为题报道塘约道路,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牵住牛鼻子犁出新天地》,同时还用
四、五两个整版报道塘约的巨变。一个省的党报用这么大的篇幅持续报道,是罕见的。在同一天的报道里,十分引人注目的内容还有: 安徽省委组织部到塘约考察后专门订购了两万册《塘约道路》分发给该省各级党政干部学习。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塘约道路是不是意味着又回到过去吃大锅饭的老路,是不是在走回头路?为此,围绕如何看待塘约道路的话题,发表以下个人看法。
一、重走集体化道路早已成为觉悟农民的强烈愿望
本人是一名改革初期参加工作的乡镇干部,可以说亲眼见证了农村改革后的发展变化。不可否认,分田到户一刀切的政策的确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已严重困扰着农村的发展。也就在这时,全国个别没有实行分田到户的农村出现了与小岗村截然不同的现象,即后来社会上公认的华西、南街村现象。这些村不仅没有外出打工现象,而且吸引了许多外来者,不仅实现了共同富裕,而且跨越了小康,实行了教育、住房、医疗、养老、日常所需基本的分配制度。这无疑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感到格外惊喜。于是,各地不断有人自发的到华西、南街、刘庄、龙泉、兴十
四、滕头、航民、宝山、进顺、南岭等集
《塘约道路》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