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青花海水龙纹碗 】是由【97756239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青花海水龙纹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青花海水龙纹碗
第一页,共60页。
此瓶是由景德镇御窑厂制造的。它圆口、长颈、扁圆腹、平底,腹的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这是宣德年间(公元l426~l435年)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产品。明永乐、宣德年间是中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成熟阶段,其产品以造型清秀典雅,胎体薄,纹饰凝重,青花颜色鲜艳而著称于世。
青花海水云龙扁瓶
第二页,共60页。
石榴尊是宣德窑的新品种,它以胎体精细,釉色鲜明而浓艳,造型新颖,装饰生动而影响后代。此瓶的纹饰以灵芝和石榴为主,灵芝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喜庆,喻意吉祥长寿。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从波斯带回制造青花瓷的上等釉料"苏勃泥青"'从而官窑青花釉料则多以进口料为主。人们发现,使用进口釉料烧制的成品,其色彩更为鲜畅明快,对比性极强。
宣德青花灵芝石榴樽
第三页,共60页。
这是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的白瓷产品。“甜白釉”实是“白釉”,在“白釉”的生产过程中把铁的含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又在脱胎、半脱胎的洁白胎体上施纯净的透明釉,经高温烧制就能使“白釉”更加诱人,被称之为“甜白釉”。明代的“甜白釉”受到后代的极高评价,被称为“甜白”、“堆蜡美玉”、“纯净无杂”、“透亮明快”等等。
甜白釉暗花三系罐
第四页,共60页。
素三彩是明代新出现的瓷釉新品种,它以黄、绿、紫三种釉色为主,不用红色,在白瓷胎体上直接加彩或刻绘,然后罩一层“雪白”,再次入炉经低温烧制而成。其中以三色中某一色为地,则被称为某色地三彩,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素三彩成器后明净优雅
素三彩菊花耳瓶
第五页,共60页。
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影色相结合的影色资工艺。在明代一般称为青花五彩,其制法是在器物上先勾画出青花花纹轮廓,青花烧成后再上五彩釉,再次入炉用700~800℃的低温烘烤而成。特点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釉争奇斗明,故后人称为"斗彩"。斗彩在明朝宣德时开始出现、成化年|同(公元1465~1487年)成就最突出,是影怪的新成就。这件花蝶纹罐,色彩明快鲜艳、青花与彩釉交相辉映,艺术效果非凡。《天工开物》中详尽地介绍了当时烧造瓷器的过程与工艺,并且配有图示。
成化斗彩花蝶纹罐及《天工开物》制瓷图
第六页,共60页。
这件大罐的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一周,腹部绘荷花、水藻、游鱼,整体图绘疏密有致。底部用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明代继各种单色釉成功之后,斗彩、五彩相继大放异彩,嘉靖五影较前代更加光影夺目。五彩纹饰多以青在为底色,再加红、黄、蓝、绿、紫五色。不过根据图纹需要,五色不定俱全。五彩瓷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前者亦称之为斗彩,是经两次烧制而成;后一种则是青花和五彩同时上釉,一次成器。这件五影鱼藻纹罐届青花五彩工艺,是明代影瓷中的精品。
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第七页,共60页。
明朝时期
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是净土宗的主要供奉神,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接引信徒前往西方净土。他有十三个名号,如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超日月光佛等。这尊阿弥陀佛像、头顶螺髻,双目微闭,面目和蔼慈祥、身披袈裟,坦胸露臂,双手叠加腹前,掌中握一宝珠、跏趺坐在莲花座上。这尊佛像造型端庄秀雅、表情生动,把慈祥大度、超度众生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明朝皇帝及后妃多信奉佛教和道教,全国各地寺庙道观也很多、供奉的佛像有泥塑、金属铸造、三彩、瓷塑、木雕等多种形式。
米黄釉阿弥陀佛瓷像
第八页,共60页。
明朝时期,陈设品
葫芦是中国道教的用品,既可装水,也可装药。此瓶小口、束腰、平底,上部呈困形,下部呈四面形。上部纹饰除飞行的仙鹤外,还有八卦符号。下部四面有八仙形象:张果老手持鱼鼓、吕洞宾手持宝剑、汉钟离手持扇子、铁拐李手持葫芦、曹国舅手持阴阳鼓、蓝采和手持横筒、韩湘子手持花笼、何仙姑手持笊篱。国风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中后期,皇帝多信奉道教,尤以嘉靖和万历皇帝最为迷恋。从而,与道教内容有关的器物和织绣用品层出不穷。
青花八仙葫芦瓶
第九页,共60页。
白釉刻花玉兰纹尊,,口径12cm,。
尊广口,圆唇,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浅而宽,略向外撇。通体施乳白色釉,俗称猪油白。外壁暗刻玉兰两枝,或含苞,或怒放。
此尊造型古雅,釉质如象牙般温润,纹饰构图别致,玉兰素雅俏丽,增添了纯白釉瓷的风韵。德化窑白瓷一般均小巧玲珑,如此大件琢器是明德化白瓷中罕见的精品。
白釉刻花玉兰纹尊
第十页,共60页。
青花海水龙纹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