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是由【97756239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一页,共58页。
7、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8、不得拒绝和阻扰安全监督检查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10、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11、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
*
第二页,共58页。
三、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一)重大事故隐患分级
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程度和经济损失情况划分为3个等级。
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为三级重大事故隐患。
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为二级重大事故隐患。
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为一级重大事故隐患。
*
第三页,共58页。
(二)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管理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以下基本制度:
*
第四页,共58页。
三级以上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向所在地县(市、区)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申报。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应当包括:
;
;
。
*
第五页,共58页。
经整改治理后负荷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整改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
第六页,共58页。
第二部分 事故隐患辨识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3类54种)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露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
第七页,共58页。
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它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它。
*
第八页,共58页。
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2)用手清楚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
第九页,共58页。
1)冒险进入涵沿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4)未经安全检查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
9)私自搭乘矿车
10)在绞车道行走
11)未及时望
*
第十页,共58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