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1
L Y M
【导语】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概述
1、大背景:
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
背景下产生的。
2、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①19世纪60、70年代,产生
②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初步发展
③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短暂春天”
④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1936年),短暂发展
⑤国民政府统治后期(1937—1949年),大量破产倒闭
⑥新中国建立初期(1950—1952年),新的生机
⑦三大改造时期(1953—1856年),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
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专题小结)
2
L Y M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
3
L Y M
课程目标: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难点: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
2、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
一课时
4
L Y M
这种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请回答:
这组图片描绘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态?
鸦片战争前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5
L Y M
材料一:“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洋布,洋棉,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音《盛世危言》卷七
读一读,想一想
6
L Y M
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阅读思考: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城市手工业也收到打击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7
L Y M
一部分棉纺织业手工者破产失业
棉布生产者
棉布消费者
另一部分棉纺织业手工者继续参与竞争
降低成本
买洋纱织布
打破了自给
打破了自足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8
L Y M
2、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建设性和破坏性)
使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加上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的传播,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总之,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9
L Y M
归纳: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村家庭手工业破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0
L Y M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