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思考
摘要农村客运作为农村问题的重要一环,受到了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而随着“村村通工程”的逐步实现,伴随的农村客运安全问题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首先从5个方面论述了导致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滞后的主要因素,进而从健全管理机构,强化部门管理职责、开展农村客运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对农村客运车辆的路面监控管理及强化农村客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论述了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的对策,以期能减少或避免农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客运作为农村问题的重要一环,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在中央指示精神的指导下,交通运输部以做好“三个服务”为统领,先后实施了农村公路的“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然而“村村通”工程在给农民朋友带来方便的同时,由于农村道路建设标准低、农村客运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善、农村道路安全设施缺乏、道路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较为淡薄等因素的存在,致使农村客运的安全管理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在农村客运营运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的情
况下,重视农村客运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滞后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1、农村道路建设标准低。由于农村道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为完成“村村通”工作,某些地方政府在资金不足时只好降低道路建设标准。如通村公路的修建中,基本上只是对原有土路进行硬化处理,没有对道路的宽度、线形做出调整,从而存在弯急、路窄、坡陡等问题,普遍达不到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导致所建道路质量差、标准低,使用时间不长就出现路基变形,路面损坏,桥梁塌陷等严重问题,给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2、农村道路安全设施缺乏。农村道路缺乏必要的安全设施,如交通安全标志标线、防护栏、防护敦、隔离桩等交通安全设施,同时在急弯、陡坡、窄桥、村庄、临近学校附近缺少醒目的安全标志,对机动车驾驶人提示不到位、不及时,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交通安全事故频发。
3、农村客运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善,农村客运个体挂靠经营,运营主体弱、小、散、乱,服务不规范,车辆运输安全隐患多的状况根本没有改变,市场管理和安全监督难度大。
4、道路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由于农村道路线长面广,安全管理难度很大,加上交警部门或是公安部门协管交通的警力严重不足,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往往是力不从心,导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大多数时间处于失管、失控状态,严重制约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管理。
5、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较为淡薄。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乘车只为了图方便,根本无视安全问题;机动车驾驶员,有的根本没有参加过正式技术培训考试,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操作技术和防范技能较差,不能认识到交通违法所带来的后果和危害,甚至认为是交警部门在故意为难,不支持交通工作。这是导致交通安全悲剧发生的主要根源。
三、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管理机构,强化部门管理职责。
为了更好地规范对农村客运的管理,建议把营运客车的安全管理考核指标列归交通部门,使其能紧抓对农村客车的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和对车辆的检查、测试等各项环节;建议在县级运管所设立安全股,明确具体的
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