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宋代宗族制度与阶级关系(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宋代宗族制度的社会职能及其对阶级关系的影响 王善军
载《河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一、宋代宗族制度的社会职能
二、宋代宗族制度与阶级关系
中国封建社会宗族制度, 在唐宋之际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 即由门阀宗族制度逐渐演变成为以“敬宗收族”为特征的宗族制度。这一变革, 也就决定了封建宗族制度社会职能和社会影响的历史性变化。“敬宗收族”宗族制度的社会职能及其对阶级关系的影响不但是广泛和深远的, 而且是多方面的。
一、宋代宗族制度的社会职能
(一) 政治职能
封建统治者之所以竭力倡导、支持宗族组织的发展, 原因就在于它对封建统治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就宋代“敬宗收族”宗族组织的发展情况而论, 它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政治职能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维持族内封建秩序, 平息族众的反封建行为;
第二,裁判族内民事纠纷, 维护封建财产继承关系;
第三,督促赋税的交纳;
第四,与封建基层行政组织结合, 部分地承担乡村行政职能。
(二) 经济职能
宋代“敬宗收族”宗族制度是在当时自然经济的社会条件下确立和发展起来的, 反过来,“敬宗收族”宗族制度又通过其固有的经济职能, 对封建自然经济起着保护和补充的作用。
第一,生产技术的传授与勤奋风气的倡导。
第二, 灾荒年景, 担负赈济的职能。
第三, 部分公益事业的建设。
(三) 教育职能
第一, 宗族观念的教育。宗族观念是以宗族为本位、宗族成员所共同具有的一种观念。它的内容非常广泛, 但核心部分无非是“尊尊”和“亲亲”两种观念。
第二, 族塾、义学的兴建。宗族组织建立族塾、义学教育宗族子弟, 在宋代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
第三, 对士人的资助。宋朝科举入仕的大门, 几乎是面向全社会敞开的,“虽山野贫贱之家, 子弟苟有文学, 必赐科名”。
二、宋代宗族制度与阶级关系
(一) 宗族制与阶级协调
宗族制是地主阶级缓和阶级矛盾、协调阶级关系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唐以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 宋代的阶级关系变得日益简单而明朗, 阶级对立也就日益尖锐起来。有宋一代, 自始至终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敬宗收族”宗族制度,既是阶级统治的一种手段, 又是缓和阶级矛盾、协调阶级关系的一种手段。
首先, 在“敬宗收族”宗族制度确立的过程中, 地主阶级打着“尊祖”、“敬宗”、“收族”、“睦族”的招牌, 强调含情脉脉的血缘关系, 极力唤起人们的同根意识, 以此来掩盖人们的阶级意识。其次, 族产

宋代宗族制度与阶级关系(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791 KB
  • 时间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