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婚姻文化在汉字构意中的蕴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婚姻文化在汉字构意中的蕴藏
摘要: 文字是文化的一?N载体,凡是以汉字为中心而形成的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都应属于汉字文化。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这种“以形示义”的表意特征和独特的形体结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风貌和制度的形成及演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部分汉字为例,剖析汉字对我国传统婚姻制度的折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讨历史文化在汉字构意中的蕴藏。
关键词: 汉字构意婚姻文化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①汉字是古老的自源文字中的表意文字,汉字的构形不论在宏观的整体系统上,还是在微观的构形事实上,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信息。汉字记录“经艺”,宣扬“王政”,就是为了建立和稳定这些社会制度。所以,汉字中积淀了各阶段社会制度的信息也是无可置疑的。本文就从汉字中与婚姻有关的这些字来一窥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文化的踪迹。
一、母系氏族社会婚姻制度的汉字文化考察
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不是自始存在、永恒不变的,它经历了复杂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前婚姻时代,两性关系是杂乱而没有任何限制的,同一氏族部落内的男女,在兄弟姐妹乃至父母子女的直系血亲间都没有任何禁忌。《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这体现了当时那种同一血缘氏族内成员们杂乱无序的婚姻状态。当时的生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在这样的婚姻制度里,世系是由母系向下传承,因而女性掌握着宗族大权,处于绝对统治地位。这样的婚姻制度在对“后”“姓”字的字形、结构及释义中可以看出理据。
“后”,会意字,甲骨文为●●②,从女从古,古为倒“子”形。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认为该字“像产子之形,子旁或作数小点乃羊水……”最初,人们杂乱而毫无限制地婚配(即杂婚),既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约束,也无兄弟姊妹之间的顾忌。“后”的本义是指妇女产子,是“毓”(育)的本字,但从对“后”的字形和解释中不难看出,“后”乃母系氏族时代部落的始祖母,以其生育子孙之功被尊为“后”。“后”在部落内执掌“施令以告四方”的大权,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受到部落民众的尊敬。后世封建社会母仪天下的皇后尊称为“后”,便是这一古义的遗存。后来到了父系社会,男性首领暂时沿用了“后”,就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皇天后土”,这一词中的“后”与“皇”是同义,应指男性统治者。这也就表明在原来的杂婚制时代的集团氏族里女性地位的下降。原来在部落中居于“王”者地位的始祖母,其地位逐渐被居于“王者”地位的男性代替,因而,原本象征王者地位的“后”的性别所指也由女性指变为男性了。所以,在后世的两性关系中,用“王”来指代男性统治者,而用“后”来指代男性统治者的配偶。

在自然法则的作用下,人们逐渐认识到杂乱的婚姻对于人类繁衍带来的弊病,慢慢形成了各种婚姻的禁例,逐渐排除了父母与子女、同胞兄弟姊妹间的性关系。原来的血婚制集团慢慢分裂为两个或几个集团,从而产生了最初的氏族,标志着血缘关系的“姓”也就应运而生了。
“姓”,会意字,甲骨文●。《说文?女部》:“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就是说,“姓”表示人为谁所生,是一种血统的标记。这虽然为“姓”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但也为群婚制度提供了佐证。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圣人天子不知其父的神

古代婚姻文化在汉字构意中的蕴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