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总结
GPS网的建立过程:设计准备:项目规划、技术设计、资料搜集整理、一起检验和验定,踏勘选点和埋石。测量实施:实地了解测区情况,卫星情况预报,确定作业方案,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备份。基线解算及质量控制单基线解:在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中,每次选取两台接收机的GPS观测数据解算相应的基线向量。数据处理:网平差及质量控制,技术总结,成果验收。
永久性跟踪站:长期连续跟踪接收卫星信号的永久性地面观测站。
星历:是不同时刻卫星在轨道位置上的坐标值。卫星星历的提供方式通常有两种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
广播星历:卫星发播的无线电信号载有预报一定时间内卫星轨道参数的电文信号。
精密星历:由若干个卫星跟踪站所得到的观测数据经事后处理计算出的卫星轨道参数供卫星精密定位使用观测单元:快速静态定位测量时,参考站从开始至停止接收卫星信号连续观测的时间段。
高程拟合:根据测区内若干公共点上的高程异常值,构造一种曲面来逼近似大地水准面。
GPS卫星星历:是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或者说是一组对应于某一时刻的卫星轨道根数及其变率。基线解算:对两台及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值进行独立基线向量(坐标差)的平差计算叫做基线解算。 GPS网的图形设计:根据对所布设的GPS网的精度要求和其它方面的要求,设计出
由独立GPS边构成的多边形网(或称为环形网)
多基线解:从m(m≥3)台GPS 接收机同步观测值中,由m-1 条独立基线构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出m-1 条基线向量。
数据剔除率:同一时段中,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获取的观测值总数的比值。
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简称时段。其持续的时间称为时段长度。
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同步观测是进行相对定位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只有同步观测才有可能通过在接收机间求差的方式来消除或大幅度消弱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等误差。)
基线向量:利用进行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所采集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间的三维坐标差即为基线向量,简称基线;(与计算时所采用的卫星轨道数据同属一个坐标参照系;
复测基线(重复基线)及其长度较差:在某两个测站间,由多个时段的同步观测数据所获得的多个基线。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简称同步环。同步环闭合差从理论上讲应等于零。
闭合环:由多条极限向量首尾相连所构成的闭合图形。
环闭合差:组成闭合环的基线向量按同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矢量和。环闭合差又分为: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
分量闭合差:组成闭合环的基线向量按同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矢量的各个分量的和。
全长闭合差:分量闭合差的平方和开方。
同步环闭合差:从理论上讲应等于零。同步环闭合差实际上并不为零。同步环闭合差可以从某一侧面反映 GPS 测量的质量, 故有些规范中规定要进行同步环闭合差的检验。但是由于许多误差( 如对中误差、量取天线高时出现的粗差等) 无法在同步环闭合差中得以反映, 因此,即使同步环闭合差很小也并不意味着 GPS 测量的质量一定很好
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非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独立环。(独立环
GPS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