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疾病预防控制论文预防疾病论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理论与实践 】是由【taotao0b】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疾病预防控制论文预防疾病论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理论与实践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疾病预防把握论文预防疾病论文:
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绩效考核理论与实践探讨
【关键词】 疾病预防把握;理论;实践
2008年12月,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卫疾控字〔2008〕68号文件,确定了各级疾病预防把握(疾控)中心基本职责和疾控工作绩效考核评估标准,并制定方案,要求3年内完成第1轮全国疾控工作绩效考核工作。2009年3月,延边自治州疾控中心被确定为全国首批7个疾控绩效考核测试单位,同年6月13日接受国家专家组现场考核指导。笔者现将绩效考核有关理论和在实践中得到的阅历总结如下,旨在为今后开展此项工作供应参考。
1 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概念〔1-3〕
绩效(performance)是“结果”“过程”以及“将来目标”的总体策略,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组织目标或担当的职能;二是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过程和行为;三是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结果、工作成果和工作效果;四是供应的条件,尤其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工作结果,即胜任力量。绩效评估是将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通过可以度量的指标量化出来的过程,以客观表达组织职能完成状况。疾控工作绩效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从事疾控工作的机构和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把握7项职能(卫生部第40号令《关于疾病预防把握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其次章第十一条)的过程、工作的成果和效果。疾控绩效评估是建立并运用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将这些条件、职能落实过程、工作成果和效果量化表达。
2 疾控工作绩效考核理论体系
2·1 疾控工作绩效考核内容 疾控绩效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5个层次:区域、机构、科室、项目和岗位。前2者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后3者是疾控机构内部管理的重点。区域指标评估反映某一特定区域内疾控工作的总体水平,代表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卫生主体、社会参与”这一机制下疾控工作的整体效果,以及为达成相关目标必需具备的力量和与经济社会进展相适应的保障条件。考核机构指标反映各级疾病预防把握机构履行公共职能的条件、力量、过程、结果等。
2·2 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绩效考核指标
2·2·1 区域指标体系 区域指标按其职能归属分为6个类别17项指标,分别为①传染病预防把握力量;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把握力量;③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处置力量;④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力量;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力量;⑥运行保障力量等。17个指标涵盖了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绩效的不同方面,包括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基础、工作过程、工作的直接结果(系统结果)和最终结果(健康结果)。体现了结构-过程-结果的系统论观念:“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结构),通过管理和工作过程(过程),产出了相应的结果(结果)
”。考核重点放在了工作过程(6个指标)和工作结果(6个指标),而社会环境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基础,分别只有1个和4个指标表达,体现疾病预防把握工作作为公共产品,其基础是政府的重视以及需要良好的工作条件,两者结合形成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的运行保障力量。
2·2·2 机构指标体系 机构指标分为省、市、县三级。依据各级疾控机构职能上的差异,其指标、指标数量和指标内涵等也略有差异。共包括疾病预防把握、公共卫生突发大事应急处置、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把握、试验室检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争辩、综合指标等8个类别(省级机构34个项目77个指标,设区市级35个项目104个指标,县级机构35个项目101个指标)。重点评估各级疾病预防把握机构工作过程、数量质量、力量水平和工作效果等,兼顾疾病预防把握机构履行公共职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投入等。虽然三级机构的评估类别和项目基本相同,但省级机构侧重于对下级机构的督导和技术指导,县级机构侧重于实践操作的评估,而市级机构则兼两者。
2·3 考核流程 分预备阶段(制定方案,落实组织,全员培训,指标分解)、考核阶段(收集资料,验证核实,综合分析,录入数据)、报告阶段(综合评判,报告反馈,后续指导)。
3 争辩
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是卫生部课题组经过长期摸索和反复论证渐渐建立起来的,从2011年起,各省、市、县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绩效考核将纳入常态管理。依据卫生部工作部署2010年底前要完成第一轮绩效考核工作。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实施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绩效考核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组织工作
3·1·1 应形成果效考核氛围 李立明等〔4〕指出资源稀缺与人类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冲突是永恒的。公共卫生服务既要追求效率,又要兼顾公正。同时,民众要求政府行政公开透亮 的呼声日益猛烈。这些都迫使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必需从既往较大的任凭性、“暗箱操作”向着循证明践的模式转变,以便改善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准时性、有效性等,这是一个时代进展的必定。现阶段我国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绩效考核正处于“开端”和“试行”状态。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要充分生疏国家实施“疾控工作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乐观调动各级人员的参与意识。
3·1·2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工作机制 制定《实施方案》,并组建与《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相对应的《绩效考核技术骨干小组》(协作小组),成员可以包括传染病把握,规划免疫,信息管理,财会,质量管理,人事管理等科室的业务骨干。《绩效考核技术骨干小组》(协作小组)成员依据
“领导小组”指示,长期从事培训、指导、考核等工作。在绩效考核预备阶段还应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和督办机制,把信息报告、材料核实、问题反馈等工作分阶段实施,并通过督办机制来监控每个阶段工作完成状况。在指标分解阶段应建立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分解指标时应把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到科室和人,实现“人跟着业务走、业务跟着指标走”,并强调“平常工作留痕迹”。
3·1·3 加强培训,提高生疏 当前,一些人员和科室认为绩效考核工作是单位主要领导和绩效办的事情,对自己科室关系不大。在这种生疏下,很多人员对绩效考核不接纳、不理解、不支持。因此,在绩效考核实施前必需对全单位职工认真进行培训,并加强动员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绩效考核的基本原理和实施目的。
3·1·4 走出“绩效考核为本”误区 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手段、一个环节。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把握机构只有乐观推行绩效管理理念,加强内部管理,才能防止考核工作“过于形式化”。实施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绩效考核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考核只是基础,是探究,是原始数据的积累,也是磨合,应留意处理管理和考核两者之间的关系,让疾控工作绩效考核理论更好地为一个区域的疾控事业进展服务。
3·1·5 绩效考核是整个组织群体行为〔5,6〕 绩效办对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的确负有责任,但绝不是完全责任,绩效办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只扮演流程、程序的制定和询问顾问的角色,至于拍板推行则与绩效办无关,所以只靠一个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开展下去。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最终要考核的是当地政府对疾病预防把握事业的投入以及重视程度和产出效果等。因此,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生疏、理解和支持程度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技术工作
3·2·1 考核标准的制定要实际 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是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的,很多指标是短时期内无法达到或开展不了的。因此,“考核主体”在确定考核标准时应留意考虑下级疾控机构现有实际工作状况,避开忽视和减弱现有工作业绩。
3·2·2 充分解读《疾病预防把握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手册》(操作手册) 《操作手册》是国家绩效考核技术专家组听取各方意见,通过反复论证和全国7个测试单位现场验证细心编写的,是开展绩效考核主要依据。因此,各级人员应充分解读《操作手册》,尤其要加深对各个指标分子和分母的理解,读懂其内涵。
3·2·3 上级要做好技术环节的指导工作 目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对绩效考核理论体系的理解参差不齐。在这样情形下,上级部门对下级的正确指导显得格外重要。上级要尽量依据统一口径指导下级,下级要与上级加强沟通,乐观改进自己工作方式。必要时上级要制定统一的文本模板(二级表,自评报告等)发到下级,让下级“少走弯路”。同时,统一考核方式和内容,以显公正。
4 参考文献
〔1〕 王萍·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湖南师范高校出版社,2007:1·
〔2〕 卓越·政府绩效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高校出版社,2006:1·
〔3〕 赵日磊·绩效魔方〔M〕·北京:北京工业高校出版社,2008:1·
〔4〕 李立明,吕筠·关注循证公共卫生政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1·
〔5〕 马作宽,王黎·组织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
〔6〕 易发久,白沙·绩效管理的6大实战方案〔J〕·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
疾病预防控制论文预防疾病论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理论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