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唢呐演奏效果的内外因素
唢呐,是我国各民族广为流传的一种民族吹管乐器之一,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演奏技巧多样,艺术表现力丰富,是人民大众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乐器。它在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我国音乐文化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吹响唢呐并不难,但是吹好唢呐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音准对唢呐演奏来讲尤其重要,而唢呐这种乐器是一个在音准方面控制难度极大的乐器。演奏的水平和质量取决于演奏者对音的控制,控制得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否则,将非常的尖锐、刺耳,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熟练地掌握和控制唢呐演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以下将从影响唢呐演奏的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1、外部因素方面
外因对于乐器的演奏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外因的客观存在,我们有必要将这一方面做一个研究,从而更好的来认识唢呐,演奏唢呐。以下我将从唢呐本身、演出场所、伴奏、温度这几方面进行研究。
唢呐本身的问题
作为管乐器之一的唢呐,由哨子、气牌、芯子、杆子、碗五个部分构成。每个部位对唢呐的演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哨子,是唢呐最主要的部分,就像人的头部,再好的唢呐没有哨子也无法产生声音。然而,哨子的大小、材料、形状对于唢呐的演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振动体大小不同,振动的幅度也相应不同。具体表现为振动体越大,其摆动的幅度就越大,音高就越低;反之,振动体越小,其振动的幅度就越大,音高就越高。同理,唢呐的哨片越短小,振动就越灵敏,但不易控制,声音稳定性差;唢呐演奏的音准还和哨子的“生、老”程度有关。其次,气牌与哨面之间的距离也是不容忽视的,距离远了在吹奏的时候含哨子的面积就会相应增大,对哨子的控制就会减小;当距离近了,就会使含的哨子的面积小。第三,连接哨子和杆子的芯子,其长短、厚薄对唢呐的演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芯子长了、粗了,唢呐的音高就会相对的偏高。它的厚薄、质地对唢呐的音色也有影响;芯子的锥型的比例对唢呐的音准也是有影响的,它影响唢呐本身上下把的音程关系。第四,唢呐杆儿的材料、内膛的大小、锥型比例、杆子内壁的薄厚等方面对唢呐的音色音准都有影响。杆子一般是由硬木(如:乌木、老红木、紫檀木)制作而成的空心锥型木管,其作用是扩大音量和改变音高。管身一般开
8孔,前7后1,大都是圆形。开闭音孔,可以改变管内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高。一般情况下膛大了,音就偏高,膛小了就偏低。内壁太薄,声音就没有厚度。第五,碗的大小、形状等因素都会影响唢呐的音准,它作为调节音准、音量的一个重要部分,被称为“调制器”。
演出场所的影响
演出场地是否有回音是影响演奏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有少许回音的效果要好一些。同一个演奏者,在室内和室外的演奏效果是不一样的。在音乐厅或剧院等特定的演出场所要比露天、荒野等场所演奏的效果要好的多。
伴奏对唢呐演奏的影响
赵宴会说:“伴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增强乐曲的完整性。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这是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的,在平时的演奏中或演唱中,伴奏对演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伴奏有利于演奏者更好的融入乐曲的意境,能更好的体会曲子的感觉,从而更好的演奏曲子。同时,伴奏水平的高低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伴奏者和演奏者配合不好,那么其?Y果肯定是适得其反。
温度
影响唢呐演奏效果的内外因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