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换帅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参与《对话》节目。最近提起转型就有人想到联想,提起联想就有人想到它的少帅--杨元庆,今天是杨元庆上任以后第一次到我们《对话》节目来做客,好,首先让我们有请他入场。
杨元庆:你好,张蔚。
主持人:欢迎,欢迎,好,作为联想的掌门人,第一次来我们《对话》做客,有什么要对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说的吗?
杨元庆:《对话》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目,我以前看过几期,有很多很有名的企业家在这儿和大家对话,所以今天给我的压力非常大,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谢谢大家,谢谢!
主持人:有多少人见过杨元庆的,能举一下手吗?哇,面对面的,我说不是报纸上看到的,面对面的有多少人?
杨元庆:我的人缘还不错。
主持人:是嘛,人气很旺,这些人是不是都是你们公司的其实?
杨元庆:我想大多数不是。
主持人:认识吗?有认识的吗?
杨元庆:有,有一些记者朋友,像刘淑、贺红良,都是老朋友了应该。
主持人:他很聪明,先跟记者朋友们来打个招呼,省得你们故意为难他一会儿。其实你在上场之前,我做了好半天思想斗争,是怎么称呼你。因为我看过关于你的文章,你在公司里不许人家管你叫什么杨先生、杨总之类的,一定要叫你元庆是吧。
杨元庆:杨先生是可以,元庆更亲热一些。
主持人:怎么样,当掌门人的感觉如何?
杨元庆:应该来说是非常辛苦、非常累,可能要考虑方方面面全面的问题,而且自己感觉没有什么退路,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去抱怨。现在所有的问题,出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的事情。
主持人:以前不是你的事吗?
杨元庆: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柳总会帮忙,对吧。有什么抱怨的话,柳总可以让我去那儿倾诉倾诉对吧。
主持人:你现在要有问题还去柳总那儿吗?
杨元庆:当然还有,但是我希望在自己这儿能够把大多数的问题能够解决的。
主持人:你跟柳总多少时间见一次面啊?
杨元庆:我们现在法定是至少是一个月见一次面。
主持人:法定,那么非法定呢?
杨元庆:但是实际上要比这个频繁得多。
主持人:以前是多久见一次面
杨元庆:以前可能汇报的机会比较多一点,现在的话是要主动去沟通,把公司的情况跟他来谈一谈,然后求得他的指导。其实我还是在前面冲锋陷阵、打仗打惯了,所以事实上的话,并不习惯用掌门人这样的称呼,就是还是希望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是有一种压力,有一种沉重的感觉。联想到今天这样的规模,还有对社会的责任、对产业的责任,这些都是你不得不考虑的。
主持人:很多观众朋友都非常关心联想的转型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把这次谈话也聚焦在转型上面。我不知道你对转型这两个字是怎么理解的?
杨元庆:大家经常提的转型无非是一个,就是传统的企业怎么在新经济下、在互联网这样的条件下能够适应它,能够更快地去发展,用互联网的手段来改造自己的企业,使得自己的企业更具效力、更加规范,更具有现代企业的这些特质。
主持人:但是我想转型并不意味着企业要放弃它所有的东西,企业应该有一些它非常坚持的价值观,也有一些需要改变的,你能不能具体地说一下,联想的哪几点你是要保持的?哪些是一定要改变的?在你转型的过程之中。
杨元庆:更重要的还是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改造自己的企业。转型其实并不意味着这个企业的所有的都需要放弃,联想的传统里边是一个非常严格认真去进行管理这个企业,包括一些你的好的文化。比如我们强调的亲情文化,以人为本的这样的一些文化,我们觉得都是这些方面都是要继承的。
主持人:你觉得最亟待改变的是什么呢?
杨元庆:最亟待改变的是一些就是很传统的这些工作方式,就是不想改变的这种思想,是最需要去改变的。
主持人:改变人的思想其实是最难的,我觉得。
杨元庆:很多的,我们这些同事都习惯于这样做、习惯于那样做,对我们每个员工的工作方式和思想方式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主持人:这种要改变的地方,在联想多不多啊?
杨元庆:非常之多,新经济的时代对我们来说大概有两个需要抓住、或者是需要改变:一点的话就是新的商业机会,通过互联网来提供服务,这个就是新的业务这样的一个方向;另外一点就是刚才我所谈到的,你怎么样用互联网的手段来改造自己的整个企业的过去的管理思想、流程、运作模式,使得企业更加现代化。这些大概是我们要把握的两点。
主持人:你们现在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也积极地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合作的伙伴,那么在寻找这些合作伙伴你有没有想过,有那么多人,其实在联想也许并不像你这样的应变,或者说能够接受变化?你应该怎么来改变他们,怎么办?
杨元庆:一方面就是我们需要不断地强调,大家需要用再次创业的精神,需要有危机感。另外一方面,我们可能也要把一些新的业务的机会让下面的人去做去,培养他白手起家、从头再来这样的本领。
主持
联想换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