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陈代谢与ATP
课题
新陈代谢与ATP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
赵丽芳
课型
新授
知识目标
解释ATP的生理功能和结构简式;
说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及ATP的形成途径。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ATP、ADP的动态平衡,树立唯物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即总能源来自于太阳能。
重点
ATP的生理功能;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及ATP的形成途径。
难点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教学用具
板图、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陈代谢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必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为了使学生对能量的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一些能量转化的实例,比如可以提问:
(1)“你能举出几个生物体内发生的诸如能量转化、或能量的吸收储存、或能量的释放利用的例子来吗?”
教师引导:
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植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动物则以直接或间接的摄取植物而获取富含能量的有机物,又通过动物自身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由此,可以看出能量的最初(最终)来源是什么?
(2)“绿色植物能把光能直接用于有机物的合成吗?”或“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这些能量能直接被细胞利用吗?”
学生举例
学生思考回答:
太阳能(光能)
通过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引入ATP这一高能化合物。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讲授新课
第二节
新陈代谢与ATP
教师解释:都必须转化为一种活跃的、随时可以利用的化学能,才能直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这种活跃的、随时可以利用的化学能便是ATP——三磷酸腺苷。
1、ATP的结构简式
在引导学生讨论ATP的分子结构简式及其特点时,可从ATP的英文名称中的三个字母含义、中文名称、ATP是高能化合物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易于理解ATP的结构特点及其生理作用。
需要向学生解释清楚高能化合物的概念,即高能磷酸键水解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一般的共价键的2倍以上,如ATP末端磷酸水解生成ADP和磷酸时,,而6-磷酸葡萄糖水解成葡萄糖和磷酸时,。这种键称为高能键,常以“~”符号表示。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统称为高能化合物。
教师引导:由于ATP分子结构复杂,我们把腺嘌呤和核糖合称为腺苷,用A来表示。
生物体中每时每刻都有能量的消耗,而为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的只能是ATP这种物质,那么ATP是不是在生物细胞中的含量很多呢?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学生回答:不能
学生归纳:
ATP的生理功能: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学生参看教材P50小资料。可以知道:一分子ATP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其中核糖位于腺嘌呤和磷酸之间。
学生分析ATP的结构简式(A—P~P~P)的含义,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磷酸基团之间
新陈代谢与atp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