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截肢手术后的康复指导课件 】是由【rdwiirh】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截肢手术后的康复指导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截肢手术后的康复指导
二、截肢后训练目标与计划的制定:
(一)使用假肢前的训练目标
1、身体方面的训练目标
改善残肢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增强残端皮肤的强度(特别是负重部分的皮肤);消除残端肿胀;增强健侧上肢、下肢和躯干的肌力;提高平衡能力;增强全身体能。
2、 精神上的准备
建立使用假肢的思想;了解护理残肢的重
要性和方法;了解假肢的构造和功能;了解
训练程序、训练内容和训练目的。
(二)穿戴临时假肢后的训练目标与计划的制定:
1、训练目标
掌握穿戴假肢的正确方法;立位平衡、假肢侧单腿站立时间在3-5秒以上;不使用辅助具行走;上、下台阶,跨越障碍物,左右转;提高步行能力。
2、训练计划
穿戴假肢的训练;站立平衡训练;平
衡杠内的步行训练;应用动作训练。
三、穿戴正式假肢的训练目标和计划:
1、训练目标
减少异常步态;跌倒后站立;对突然的意外有作出反应的能力;提高步行能力;假手能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
2、训练计划
在沙石、泥土、不平路面行走训练;
上下楼梯的训练;骑自行车的训练;跨障
碍,跌倒站立训练;矫正异常步态;
假手抓放动作和灵活性、实用性训练。
三、假肢配戴前的训练
(一)保持功能位
截肢患者由于残端肌肉力量不平衡,特别容易导致关节挛缩。一旦出现挛缩,将对假肢设计、安装及步行训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早期保持患肢的功能位,幸免容易出现的错误体位是特别重要的。
如:小腿截肢的患者,常在大腿下面垫一枕头,使髋、膝关节呈屈曲位,这种错误体位应幸免。其功能位是髋、膝关节伸展。
大腿截肢的患者要幸免在两腿中间摆放枕头,导致髋关节外展,应取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使患肢髋关节保持在内收的功能位;大腿截肢的患者髋关节容易出现屈曲,甚至有人喜爱在拄腋拐步行时将残端放在扶手上,这种做法对以后的步行都是极为不利,应尽量采取俯卧位,保持髋关节伸展。
(二) 残端训练
1、促进残端角质化训练
为促进残端皮肤角质化,取治疗用泥,于截肢的残端进行挤压,每日10-20次。或将残端在泥上作按压或支撑动作,训练残端皮肤。取细沙土在残端处揉搓,每日5次,每次2分钟,每次间隔5分钟。再令患者将残端置于沙土内挤压、旋转1分钟左右,检查如无皮肤破损可反复进行4-5次。当残端已形成角质层,可用米粒代替治疗泥或细砂,进行相同方法的训练,提高残端皮肤的耐磨性。
2、残端负重训练
截肢后的患者要尽早进行残肢负重训练,能够用保护垫将残端包扎后练习。如双侧下肢截肢的患者,借助自制支撑架练行杠内将木凳调成相应的高度,凳上垫一软垫,身体重心向残肢的转移,使残端习惯负重。
(三)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训练:
1、肩胛胸廓关节活动度训练
上肢截肢患者假肢动作的操作经常依靠肩胛胸廓关节的运动完成。而肩关节离断、上臂截肢由于手术的影响或手术后没能及时进行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往往会造成肩胛胸廓关节的挛缩,导致患者假肢操作的困难。
训练方法:患者取坐位,康复人员一手固定截肢侧肩胛骨下角,另一手固定上臂残端(如肩关节离断患者,可固定肩胛骨上缘),让患者主动完成肩胛骨向上方移动(耸肩),肩胛骨向外移动(外展),向下移动,肩胛骨向脊柱方向移动(内收),如有活动受限,康复人员予以协助,达到正常活动范围。训练时患者躯干要保持稳定,防止出现代偿动作。运动的范围要充分。
截肢手术后的康复指导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