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网络时代的邮件新闻学.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网络时代的邮件新闻学
世界上第一个电子邮件发出至今,到现在已经整整30年的时间,发送这个电子邮件的人是被称为“电子邮件之父”的美国工程师汤姆林森,他把世界第一封电子邮件从他的一台电脑发送到毗邻的另一台电脑。他在事后回忆说,当时并不知道它的重要性,也根本没想到它很快地风行全球。当然,汤姆林森也绝然不会想到电子邮件会应用到新闻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为新闻学的一门实践技术――邮件新闻学。
当初,电子邮件并没有引起新闻界的注意。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和个人电脑的普遍使用,电子邮件系开始被新闻记者用在新闻采访中。调查表明,近年来,将电子邮件作为辅助采访手段迅速普及,尤其在跨国采访中最为经济实用,2002年福布斯中国100富豪排行榜面世后引发争议,《羊城晚报》记者通过福布斯英文网页提供的邮件地址,向杂志负责人发出质疑,并很快得到了对方的电子邮件回复。于是,发布《美就“中国富豪榜”回应越洋采访》的报纸一时间“洛阳纸贵”。

邮件采访的便利

如今,邮件采访已经成为全球新闻实践的重要手段。1997年,历史上首次主要通过邮件采访的调查报道获得普利策新闻奖,邮件采访实践在西方新闻界引起轰动。于是,以电子邮件为主要采访手段的邮件新闻学受到新闻学界与业界的重视。
资深记者纳尔逊自己非常看好邮件新闻学的前景,他在总结报道的体会时认为在完成第一次面对面采访之后,接受采访的高级官员非常乐意使用电子邮件接受采访,因为他们工作非常忙碌,多次进行现场和电话采访显然不太现实,而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采访却非常顺畅方便。现在已经十几年过去了,通过邮件和更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采访已成为记者的常用手段。但无论是对于传统新闻报道还是深度报道来说,电子邮件依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虽然有许多记者对电子邮件采访的速度与效果持赞成态度,但有些记者还是持有谨慎和顾虑,他们认为电子邮件采访不如传统采访那样透明和可靠。虽然电子邮件采访可能克服了电话采访的某些弊端,但同样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因为电子邮件采访的信息是经过思考的、非自然的真实交谈,另外不如现场采访那样还可以通过被访者的表情、语气等判断信息的可靠和对真伪做出甄别。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记者看好电子邮件采访带来的喜悦,但在传统记者和年轻记者之间关于电子邮件采访的争论也持续不断,传统记者始终认为现场采访,或面对面的采访,或者电话采访与网络采访相比。具有无可替代的绝对优势。一些编辑最大的担心是电子邮件培养了记者的双腿的懒惰和使用不可靠的信息来源。美史蒂夫?巴特利认为电子邮件采访有其自身的缺陷,但一概否定也不是明智之举,难道电话采访就一定比电子邮件采访更可信吗?使用电子邮件本身与新闻报道真实性无关。不少记者做法值得借鉴,即通过电子邮件采访获取新闻线索,再通过电子邮件采访来验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最后通过电话或现场采访完成新闻报道。

邮件新闻学的争议

其实,关于邮件新闻学争议的焦点就是要不要进行现场采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学的本质是用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新闻媒体一般都要求记者到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以求最大限度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因而,电话采访和邮件采访只是现场采访的补充和证实手段。对电话采访而言,它作为远距离的即时采访方式,具有经济便捷的特点,但其最大缺点在于非面对面沟

网络时代的邮件新闻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