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中学写 一课一得.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中学写 一课一得.doc读中学写一课一得
摘要:作文教学要渗透到每篇课文的学习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发现课文中最精彩的地方,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在阅读中感悟、积累,结合课文内容,找准读写结合点,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好训练项目,实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
关键词:阅读;方法;习作;结合;提高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69-01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始终没有走出死胡同”(鲁迅语)。漓江出版社主编朱新单说:“‘少、慢、差、费’现象相当普遍”。“少”即学生写作次数少。“慢”即学生作文水平提高速度慢。“差”即学生作文水平差。“费”是指教师单方面的批改费时、费心。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宝贵资源,以每篇课文中最精彩的地方为依托,把阅读教学和习作结合起来,使学生一课一练,从“模仿”开始,或词语、或句子、或片段、或整篇、或补写……长期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训练,就会把学生引上写作之路,走出死胡同,从而不怕作文,会写作文,并且能写出“有模有样”的好作文。
一、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新鲜词语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词语是作文的基本材料”,学生作文中,有话说不出来,不懂怎样表达,言不由衷,往往在于语言的贫乏。甚至可以说词汇量太少。学生在学习中虽然在不断学习新鲜的词语,但多数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意识,因此,写作文时仍是陈词滥调。现行教材中有许多名篇佳作,语言规范、生动、优美,的确是学习的典范。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课文,通过体味、理解、感悟、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多读,然后把新鲜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例如用课文里的一个词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如学到“耸立”一词时,我就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意思相近的词,像“挺立”、“屹立”、“肃立”、“站立”等等。然后让学生区别这些词的异同,然后做选词填空练习。如“雄伟的泰山巍然()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句话应填“屹立”又如,用“早晨”、“太阳”、“鸟儿”、“大地”、“美丽”这几个词说一段话。
二、在赏析课文中,引导学生发现精彩片段,学习片段写法
教材中有许多些人、写景、状物、抒情的精彩片段,正是这些“闪光的金子”才使文章熠熠生辉。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段落,理解其意思,掌握写作的顺序,写作的方法,然后运用这些顺序和方法进行仿写训练。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课文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即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如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因为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别感受;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
“碧绿”、桑椹的“紫红”是写颜色的,“肥胖”、“高大”是写形状的,这两者又都是从视觉上写的,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的,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的整体,再写局部,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几种顺序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

读中学写 一课一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nnwldv331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