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情绪型舆论”蔓延网络.doc遏制“情绪型舆论”蔓延网络
开放型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蔓延于网络的“情绪型舆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情绪型舆论”是一种由于自身利益受到影响或受外界不良信息刺激,网民在网络上散布的一种片面的、偏激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毋庸置疑,这种言论一旦形成市场,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当前散布于网络的各种言论中,其中也有理性的、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但有些是借助于互联网这种“虚拟”的网络世界,宣泄个人情绪,发表一些不合实情、不负责任的言论。这种情绪一旦驶上网络的轨道,就无异于没有防火墙阻挡的网络病毒,会迅速传播开去。
如何因势利导,把握正确的网上舆论导向,成为网络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红网作为湖南省重点新闻网站,自2001年建网以来,始终将宣传党和政府的各种政策方针、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风气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把舆论引导作为网站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任务。在坚持
“严把关”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巧指路”,积极主动地对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大事以及湖南本地的重点、热点问题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红网的评论工作主要以《红辣椒评论》频道为主阵地而展开,结合新闻报道、《红外线》、时政论坛、《嘉宾访谈》等栏目与形式对网上舆论进行引导。
《红辣椒评论》创办4年来,已经拥有固定的评论作者近800人,累计收到投稿6万多篇,发表原创评论2万余篇,是目前全国所有新闻网站中发表原创评论文章数量最多、被转载率较高的原创评论基地,逐渐成为国内网络媒体中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得到了中宣部、国新办、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肯定,也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好评,荣获第十四届湖南新闻奖名牌栏目奖。
红网在发挥评论优势,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探索。
网上舆论引导重在疏导
充分运用“议题设置”功能,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反映社会舆论的各类热门话题中,选取当前公众关心的“公共议题”在各子栏目轮换设置,在设置的这些“议题”里,对社会的认知、价值、态度和行为进行全面的引导。通过
“议题设置”,把社会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红网通过精心策划,在红网“两会”新闻专题中开设红网专评栏目,在网页显著位置发布有关“两会”评论的征稿启事,用电子邮件向全国各地的700多位红网网上评论员与理论专家发出约稿信,得到了评论员的积极响应,“两会”前后,累计收到投稿500多篇。这些评论紧紧围绕“两会”主题,跟踪热点话题,我们精选发表了100多篇“两会”评论,红网成为2005年全国发表“两会”评论最多、讨论话题最广泛的网络媒体,得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肯定。
通过嘉宾访谈的形式邀请有关政府官员与相关专家及当事人,针对当前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及网民关注的民生社情问题与网民一起进行讨论,以求能在第一时间就某一方针政策、现象与事件发出专家与官方的权威声音,用主流、权威及真实可信的声音占领网络,在与网友的讨论中,整合、梳理那些杂乱无章的信息,在互动中引导舆论。
在保证导向正确的原则下,采用观点撞击的方式,让身份不同、观点
遏制“情绪型舆论”蔓延网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