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文化与海洋文明.doc香山文化与海洋文明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山市政协港澳台侨和文史工委协办,广东省香山文化研究基地、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岭南与香山文化研究所、中山市香山文化研究会承办的“香山文化与海洋文明――第六次海洋文化研讨会”于2007年9月13至15日在中山市召开。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40多篇,其内容集中在下面四个专题。
一、关于“海洋文化学”的学科建设
海洋文化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的研究课题。对人类海洋建设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指导意义。海洋文化学在国内尚属一门新兴学科。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比较早地提出在我国建立“海洋文化学”的学科设想并展开研讨。早在1995年召开的第一次(珠海)海洋文化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提出了建立“海洋文化学”的创议,并对“海洋文化学”的学科对象、基本概念、文化特质、基础学科分类各抒见解。此后,“海洋文化学”课题成为历次研讨会上的研究主题之一。本次研讨会有8篇论文集中论述了这个主题。
不少专家共同指出要确立海洋文化学在我国文化研究中的学科地位,使学科本身的研究具有目标性,使我国海洋文化的研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并逐渐扩大海洋文化在我国文化领域的影响,从而增强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在海洋文化的基本概念上,一些学者认为,构成海洋文化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人”和“海”。海洋文化是人海互动及其产物的结果,是人类文化中具有涉海性的部分,是人的本质力量发生在海洋这一特殊对象上的主体自觉活动的产物和结果。一些学者不同意用“人类文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来表述“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差异,认为海洋文化依托于陆地文化,也回归于陆地文化,两者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它们之间并不涉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区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沿海城市能得到飞速发展,主要是托政策之赐,而非只是由于其处于沿海的地理位置,值得肯定的是,在一些专家的论文中,鲜明提出了“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认为“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并初步规定了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内容,其中包括滨海旅游、休闲体育、海洋渔业、节庆会展和商业化运行、服务等各大门类。“海洋文化产业”使海洋文化、海洋经济发扬光大,有了用武之地。此外,我国海洋文化史专家、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的宋正海先生对我省的海洋文化研究十分关注,他提交的论文《长达千年的潮论之争》,对世界科学史上罕见的我国古代对潮汐的认识作了全面介绍和提出了自己的灼见。
二、岭南地区海洋文化研究
本次研讨会的突出成果之一是对岭南地区的海洋研究,许多作者从各个方面论证了岭南地区海洋文化的光辉历史和显著特色。有学者提出了海洋文化是岭南文化的特质的观点,指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体,由于岭南是中国海上交通的发祥地,中国由海路走向世界的前沿,成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因之,海洋文化成为了岭南文化引领时代潮流的重要基因。
在岭南地区海贸、海交史的研究上,专家们较集中在海上丝路的研究。一些学者指出,2000年前盛世雄风的汉帝国,其时中华文化已形成有完整的海洋观。尽管其海洋观尚属于农业民族海洋观,而非西方商业民族海洋观,但畅达繁忙的海上贸易,使汉帝国通过岭南地区而被纳入当时的“世界体系”。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汉魏时期是南粤地区“海洋文化”形成与初
香山文化与海洋文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