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单色釉的崛起.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单色釉的崛起
单色釉,又被称为“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所含化学成分的不同,不同种类的单色釉瓷器烧成后会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单色釉瓷器以其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曾经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拍场“小清新”
2014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2014秋拍现场,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龙纹罐”,以5000万港元起拍后,经多轮竞价,以942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创造了新的清代单色釉瓷器的拍卖纪录,成为香港本季的秋拍一大亮点。
此件“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以“云龙海水”的图案为主题,罐上雕有双龙,长龙双目炯炯,轮廓分明,龙躯盘曲在汹涌浪涛之中,造型栩栩如生。最迷人的是其釉色的质地,色泽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如玉般莹润,为青釉中最佳色调之一。
与其他种类的瓷器相比,单色釉瓷形态清雅、用色单纯,既没有复杂的图案纹饰,也没有丰富的色彩搭配,但是却具有另外一种令人如痴如醉的美,一直受到有品位的藏家青睐,从2008年开始便屡屡在众多国内外大型拍场亮相,并获得较为可观的成交价格。2009年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中,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叶纹镂空“缠枝牡丹图”长颈胆套瓶,以4770万元成交。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只清乾隆“豆青釉浮雕瑞蝠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
”拍出8860万港元,创下当年清代单色釉瓷拍卖价之最,这一记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被此次秋拍的“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近亿港元的高价打破。
单色釉的黄金时代
在收藏市场上无论是商家也好,还是收藏家也罢,一直以来都对单色釉瓷器珍爱有加,“可以说从中国瓷器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单色釉瓷器都是我国陶瓷艺术宝库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级资深陶瓷鉴定专家张宁在谈到单色釉瓷时如此评价。
张宁进一步补充:“中国瓷器的瓷釉在烧造工艺上,有一个终极追求目标,那就是达到像玉一样的效果。而如果能够将一件瓷器的瓷器釉烧得像玉一样美丽,那就算是达到了最高境界。”在陶瓷界历来有一种说法叫“美釉如玉”,说的就是好的瓷釉摸起来会像玉一般细腻温润,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在工艺上也有着极高的要求。
目前艺术品市场上单色釉以清代的居多,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帝王对宋瓷钟爱有加,对宋代五大名窑都有仿烧,工艺造型和釉色把握都达到极高水准。张宁认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单色釉瓷器品质是继宋代的另一高峰。这一时代的瓷器往往是在宋代单色釉瓷器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清代单釉色涵盖了红、黄、蓝、绿、紫等十余种色彩,如松石绿、豇豆红、孔雀绿、胭脂红、天蓝等都是清代著名的釉色。无论是在工艺水准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大有赶超宋瓷之势。
烧制工艺难存世量少
单色釉存世量稀少,拍场上流出的基本是官窑器,单色釉过去也基本是宫廷使用,民间的存世量很少。由于烧制的难度很大,可以说烧制单色釉是一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事情。
单色釉以色彩及釉质取胜,但相比于青花、粉彩,它的烧制难度也更大。比如豇豆红、柠檬黄等颜色,要求烧制的匠师对窑火温度的把握非常严格,一定要有资深的经验。谈到单色釉烧制难度之大,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深深感慨:“要通过人为烧制出通体统一的釉色,对于温度和釉的要求可以想象有多高!不同于粉彩、青花可以通过绘制花色去弥补一些缺陷,单色釉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是需要天人合一的

单色釉的崛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