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印度历史不能没有玄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印度历史不能没有玄奘
最早记述中国与印度之间联系的故事,莫过于汉明帝建洛阳白马寺。
公元64年,汉明帝梦见神灵。大臣解释说,西方天竺国有被称为“佛”的得道者,如汉明帝所梦一样在空中飞行、身有日光。
汉明帝于是派遣两位使者前往天竺取经。使者与印度僧人一起携带佛经和佛像回到洛阳,汉明帝因此造白马寺,供养佛像与高僧,并译出了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
佛教因为汉明帝一梦而传入中国,从此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开启了中国和印度文化交流的大门。
往事越千年。中访问印度,在参加印度总理莫迪为其所设的宴会后,还将参观由圣雄甘地创立的高僧修行所。
文化,是这两个国家永难割断的联系。
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在文明发展史上,很多国家之间的交流始于贸易,而中印之间却始于佛教。
“与其说是佛教的交流,不如说是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佛教之所以能从古印度向外传播,有那么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浓缩了古印度的文化,成为印度文明的主流。印度当时是世界文明的高峰之一。”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净因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开始向域外传播。其中经南印度传往斯里兰卡,称为“南传佛教”。这一术语在中国指经由泰国、缅甸等国传入,流传在云南少数民族边陲地区的“云南上座部佛教”。
自北印度经中亚等地最终传往中国的是“北传佛教”。它在中国形成了两大系统:主要流行在汉族地区的汉地佛教,流行在青藏、内蒙古等地的藏传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原有的儒道文化互补,得以兴盛。
一个例子是,佛教传入后,中国人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刻和细致。
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是通过佛教僧人完成的。他们随商队行进在丝绸之路上,自汉代到明代的1000多年里,东去西来的僧侣超过千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唐玄奘。
中国僧人对印度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不限于宗教,还包括历史、哲学等,全面而深入。除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僧人们还著有《中天竺行记》、《唐西域图志》、《西域志》等印度学著作。
这一时期,也有很多印度僧侣来到中国。如菩提达摩,被视为中国禅宗的开创者。
古代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虽然以印度输入中国为主,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进入过印度。
玄奘就曾受印度戒日王的请求,将中国的《大乘起信论》和《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古代印度人也是从中国僧人那里了解中国。
“玄奘被写进了印度的小学课本,提起玄奘,印度的大人小孩都知道。
”净因对本刊记者说,他曾多次到印度参访,“现在到那烂陀遗址参观,印度导游会说,哪里的房间有可能是玄奘住过的。”
“一般人认为,玄奘的影响仅限于宗教,但是在印度,玄奘影响的不仅是佛教徒,而是全部的印度人。”净因说,因为在古印度,寺院是主要的教育场所,不仅传播宗教,同时也教授各种知识和人生智慧。
“玄奘留学的那烂陀,不仅研究佛教,还研究天文历算、建筑学、农工学、逻辑学、医学等。了解这些才能真正理解玄奘取经的含义。”他说。
那烂陀是古印度闻名于世的学术中心,“玄奘是印度历史上最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在印度享有极高美誉,因为他曾在无遮大会上获得‘大乘天’称号。”净因说。这个称号是古印度对最高学问者的尊称,无遮大会是古印度最大的法会,每5年举行一次。
印度历史不能没有玄奘
就在玄奘参加无遮大会的这一年,

印度历史不能没有玄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3-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