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死的阿Q.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不死的阿Q
“不死的阿Q”是鲁迅最经典的论断之一,也是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风气。阿Q吼一声“二十年后还是条汉子”毅然走上断头台,可面子观念却像不死的阿Q一样生生不息。
鲁迅先生曾剖析了中国人特有的的面子观念,他指出,“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的‘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面子”二字伴随中国人走了数千年的岁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是有增无减。
要说中国人好面子,那可谓由来已久。春秋时期,孔子一时说错话,为挽回面子,只好尴尬地说句“前言戏之耳”;战国时期,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得瑟道:“贤者亦有此乐乎?”;庄周家贫故往贷于监河侯,监河侯不愿借可为了面子硬要拐弯抹角的拒绝;三国时期,曹操为了保全面子先杀许攸后杀杨修;到了东晋,又有石崇和国舅斗珊瑚斗奢华;到了隋朝,因为好面子,隋炀帝命人用丝绸裹树,免费供应外国人用餐;到了清朝,“面子”语汇使用大爆发,皇帝发兵抗敌只因伤了面子;到了开国后,毛泽东大搞个人崇拜和不切实际的浮夸风,为了面子把用事实说话的老彭打成反革命;而如今呢,炫富的郭美美不再孤单,官二代大搞面子工程,请客送礼戴高帽之风盛行,没房没车没关系但就算挤公交也得带个iPhone4S显身份,名牌衣物太贵就买个名牌LOGO装门面,名车太贵车钥匙总买得起喽,至于不差钱的暴发户则被虚荣心牵着鼻子走大买特买奢侈品(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达到107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4,预计将于201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就连最最正经却只报喜不报忧的新闻联播也不过是中国人好面子的又一体现。这一切的一切,究竟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争点虚无缥缈的面子。
哲学家说:“人们追求的每每是自己并未理解的。”我们追求名牌服饰,追求地位,追求权势,追求覆盖在我们身上的那一副华美的面具,如此执著的追求面子,却不曾理解我们这样追求有何意义。说到底,爱面子不过是虚荣心在作祟。这惺惺作态的虚荣心,正如鲁迅笔下那不死的阿Q,打不倒也赶不绝。
可这面子又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提着A货纸袋逛街,纵然挣了些所谓的面子,可回到家还不是照样为财政赤字着急,上了班还不是照样早起晚睡猛加班;好不容易发了工资,禁不住朋友一句“请客啊”,便又掏空了口袋打肿脸充胖子,之后又陷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此时此刻,面子是否依然重要,放下身段厚脸皮一回不行吗?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时间久了,里面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开始沉淀,使之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如是说。而面子观念就是那致命的污秽毒素,外在的面子永远不能代替内在的充实,生活是为了获得内心的自在,决不能只顾外在的形象和无用的面子。面子不能体现自身价值只能装装门面,斯文点说,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其实有很多人不重面子,人们却都给他面子,生活反而更轻松。
2011年11月,因醉驾而被拘的高晓松出狱,没有铺天盖地的指责谩骂,有的是极罕见的全民欢迎,而且被赞为“诚信偶像”,皆因高晓松“坚持了黑是黑,白是白的是非曲直观,不隐瞒、不逃避、不争辩,稀缺又显得特别真实”他老老实实地在看守所呆足了184天,只是淡然地向外界抛一句“对不起!永不

不死的阿Q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4436165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