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首例人体冷冻实验背后.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首例人体冷冻实验背后
1976年,“冷冻之父”robert ettinger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克林顿小镇成立了“人体冷冻”机构,简称ci。人体冷冻技术,简单地说,是依靠现代科学将人类冷冻,在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之后将其解冻,以延续生命。
四个月前,因癌症去世的儿童文学作家杜虹成为中国首位选择冷冻身体的人。帮助她联系美国阿尔科(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以完成这一梦想的,是北京的几个年轻人。他们,以及更多的人,已为这一梦想摸索多年。
但直至今日,冷冻是否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甚至是否能有效地保持人类身体的完整与活力,在科学上仍是未知数。
2015年5月19日晚上十点半,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的医生阿伦?德雷克第一次来到北京。他对接机的魏景亮说,我们还是去医院看看病人吧。
位于潘家园的中国肿瘤医院,杜虹躺在病床上,她知道美国人一会儿就要过来。她对女儿说,帮我弄弄头发。
病人可能还能活一周以上,阿伦这么判断。他们此行的目的,是等待这一刻的到来――阿尔科基金会是一家美国的非营利机构:他们致力于将死去的人冷冻起来,然后等待未来某一个时刻,科技将允许这些死去的人复活。
这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杜虹的女儿却为此卖掉了房子。换来的,是阿尔科的冷冻小组,如今就等在病房外。作为中国农科院一名基因工程与
细胞工程方向的在读博士生,魏景亮是他们的中间人。
一切准备就绪,魏景亮却在这时听见杜虹的女儿,最后一次问医生,语调艰难而不甘:难道真的一点(延长生命的)机会都没有了吗?
没有,主治医生说出冷冷的答案。
零下196摄氏度中国第一次
2015年5月30日,陷入弥留之际的杜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女儿说,我想抱抱你。在医生宣告死亡的数分钟内,阿伦和他的小组带着设备进入病房。他们向杜虹体内注射了抗凝剂、抗菌药物、抗血栓药物,这可以保证36小时内血液不会凝固。
作为阿尔科的医疗和手术小组负责人,阿伦已经参与了55例冷冻手术。但这一次在北京的冷冻,与他之前参与的明显不同――在注入抗凝剂后,他们没法立刻进行其他冷冻步骤,医院不同意在现场进行冷冻,他们必须另寻地方。
“我不是完全了解中国医院的情况――这个医院在担心哪些是他们可以做的,哪些是被禁止的。”
他们并不确定进行人体冷冻是否合乎规定。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套如何处理死者的办法。在中国,从死亡到被火化的过程中,医院如何开具死亡证明,殡仪馆如何进行火化,包括要在医院停尸房的冷藏时间,都有着具体的规定。人体冷冻的手术,涉及动脉灌注,和颅骨钻孔,是否会构成侮辱尸体罪?律师说,虽然中国法律没有禁止人体冷冻,但还是有风险。后来,殡仪馆同意让他们在那里做手术,总算解决了场地的问题。
阿尔科是美国两家人体冷冻组织之一,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一家人体冷冻机构。从1974年至今,已经冷冻了138位客户,其中百分之六十只冷冻大脑,另外百分之四十要求全身冷冻,前者的费用更低。除此,还有一千余名签署保存协议的客户,其中包括明星小甜甜布兰尼。
这是他们第一次冷冻中国客户。反过来,中国也是第一次出现人体冷冻实验。
会员缴纳的会费和冷冻费用,有一半进入信托基金,大概有1000万美元。这笔钱和阿尔科完全分开,即使阿尔科不在了,也有资金负担氮气添加和未来的解冻复活费用。
在殡仪馆,机械心肺复苏装置以每

中国首例人体冷冻实验背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