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粉红丝带课件(文字)
近年来,乳腺病已成女性多发病, 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已达育龄女性的60%以上。据中国中医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流行病学统计的最新研究发现, 女性乳腺肿瘤发病率增加了39%,发病年龄提前了10岁,渐趋于年轻化,并且与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压力有很大关系,以白领女性居多。“当女性总是处于怒、愁、忧等不良情绪状态,就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孕酮减少,使雌激素相对增高,导致乳腺增生等相关乳腺疾病”。
目前:到门诊体检有乳腺增生问题的女性占到全部受检女性的70%到90%。而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乳腺癌不属于妇科癌症,但它是女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已超过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北京协和医院乳腺中心专家最新透露的数字表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五年前比上升了三倍多。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生活水平的高低与发病率的高低成正比。不经意间,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或自己的好朋友,就不幸遭遇这一厄运。看着她们从欢蹦乱跳迅速地变为奄奄一息,我们的心再也难以保持平静:储蓄健康无疑是我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关于乳腺癌的一些事实数据
在美国有关乳腺癌的统计资料显示:
乳腺癌是现代女性最常见最多发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被确诊为该病,并有
50万女性因此而死亡。
在女性人口中,8位中就有1位将遭受乳腺癌的威胁。
平均每2分半钟即有1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患者。
在2006年,平均每13分钟就有1位女性死于乳腺癌。
仅在这一年,有212,920位女性受到乳腺癌的侵袭,大约有40,970位患者将面临死亡。在1990到2002年期间,因对乳腺癌的认识及自我检查意识的提高,。
同样在此期间,接受乳房X光线摄片的40岁左右的女性数字在急剧增长。在1985年,只有2%的女性在过去两年接受过拍摄。到2000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了70%。
除了皮肤癌,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普遍的癌症。
乳腺癌紧接于肺癌,成为女性第二大杀手。
(以上资料来源:2006美国癌症协会;国际癌症学会;国际乳腺癌联合体。)
1
“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
“粉红丝带”活动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乳腺癌防治活动,是由雅诗兰黛集团的资深副总裁伊芙琳·兰黛和美国《自我》杂志主编彭尼女士共同于1992年在美国倡导发起的。通过宣传"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这一信息,以期唤起公众保护乳房的健康意识。在过去的14年,这个活动分发了超过6千万枚粉红丝带和有6千万张乳腺癌防治宣传卡,向全世界的人传递了“及早检查可以挽救生命”这一讯息。这个运动最大的功劳莫过于有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病魔。
每年的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全球有超过40个以上的国家都会积极举办各类活动,很多历史性的景观都会采用粉红灯光照明以引起全球对乳腺癌症的关注和对早期检查的重视。纽约的帝国大厦,新西兰奥克兰的摩天塔,芝加哥马歇尔菲尔德的大钟,尼亚加拉瀑布,布鲁塞尔的欧洲国会,日本的东京电视塔和巴拿马运河等,都曾在10月被粉红灯光装点。每年十月第三个星期五定为“防乳癌关爱日”。每到十月,各国政要、名流、明星都会佩戴标志性的“粉红丝带”,呼吁大家关注女性乳房健康,唤起女性预防、战胜病魔的信心。2003年“粉红丝带”首次“飘”到中国。短短三年时间,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持续升温,各界名人通过各种公益行动,呼吁社会将更多的关爱给予女性。
中华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活动基金会
中华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活动基金会,成立于香港,服务于中华,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单位团体,并与中华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协会,中华粉红丝带关爱协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亚健康管理中心,中国女性健康行组委会,青春梦工场健康美丽工程组委会等单位紧密合作。以倡导女性胸前健康为已任,积极开展乳腺癌及各种乳腺疾病的防治宣传活动,并积极推广防治乳腺疾病及预防乳腺癌的相关项目与措施及相关产品, 宣传"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这一信息,以期唤起公众保护乳房的健康意识。
希望在中华大地和世界各地,每个人看到"粉红丝带",都会了解其所传达的关于爱,关于健康,关于美和关于女人的一切的含义,并与自已的母亲,姐妹,朋友,同事乃至周遭的每一个人分享这份情意。
何为乳腺增生:确切地说,它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完全是由于妇女体内的激素周期性变化所导致的,即成熟妇女的卵巢在成熟过程中所分泌的雌激素(俗称求偶素)过高和黄体素(孕激素)过少,或者这两者分泌不协调,从而引起乳房中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的结果。
2
月经期女孩的月经周期开始时,代表身体已为生
乳腺粉红丝带课件(文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