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院前急救
【关键词】休克;院前急救
休克是一种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微循环障碍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脑、心、肺、肾、肝)严重缺血、缺氧的综合征。休克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是较为常见的急症,休克发生的原因较多,按病因来分归结起来共分五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我院从2004~2006年院前共收治休克病人8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院院前收治的86例病人中, 男45例,女41例, 年龄21~78岁。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占主位,46例,%,其次为心源性休克,共22例,%,过敏性休克15例,%,其余两类共3例,%。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占院前休克病人的大部分。
急救方法
病史的采集院前病人发生休克一般情况下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的特点。因此病史的采集尤为重要。病史的采集要求简捷、重点突出。患者本人往往不能提供病史,这样就要求路人、家人以及第一目击者能够准确详细地提供病史。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断比较容易及直观,但要求提供受伤时间、受力部位、受伤时体位等详细情况。心源性休克病人如果发病不在家中,提供病史较为困难,这时第一目击者的描述尤为重要。有家属在场要追问既往史。采集病史的同时应不耽误抢救,两者应同步进行。过
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私人诊所,个别在家中自行输液以及服口服药物,还有些病人吃海鲜、蛋类等食物过敏以及接触过敏源。
诊断根据采集的病史以及快速的查体、辅助检查应迅速做出休克类型的诊断。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恰当处理,已成为休克预后良好的重要原因。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明确创
伤、内外出血或失液因素(包括剧烈呕吐、烧伤、腹泻、肠梗阻和各种原因的内出血等),失血量在15%(750ml)以上,有明显的脱水征。心源性休克实为心脏泵血功能障碍,以急性心肌梗死引起者最多见,还可发生于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张力性气胸、急性肺梗塞等。患者有心脏疾患的症状和体征。如为急性心肌梗死所致,患者有明显心绞痛,心电图有急性心肌损伤的ST-T改变。其他心脏病变,心电图也多有ST-T改变或心律失常。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是急性药物过敏,也常见于异性蛋白输入或其他过敏源的侵袭。有明确的致敏因素,如给容易致敏的药物(青霉素等)、生物制品或毒虫叮咬等。绝大多数骤然发病,1/2病人在5min内发病。除血压骤降外,可有过敏性皮肤表现以及呼吸系统症状(喉水肿,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病症凶险。
治疗休克是临床上的一种紧急情况,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救治,有效治疗越早,遏止病情发展越快,对病人预后越有利。
一般治疗在运输途中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头抬高15°,下肢抬高20°左右,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注意保暖,体温偏低者盖棉被,但伴高热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予以降温。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通畅是通气和给氧的基本条件,应予以切实保证。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
法吸氧,氧流量4L/min左右;对有严重休克和循环衰竭的患者,还应该进行气管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尽量保持病人安静,减少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抑制呼吸和循环,对于心跳呼吸骤停者即行CPR。
补充血容量休
休克的院前急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